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消费市场的风向总是让人难以捉摸。
当大众还在蛇年新机遇的门槛前徘徊张望时,一款名为 DeepSeek 的 AI 产品,却如同一颗璀璨的 “紫微星”,悄然降临水晶行业,掀起了一场带货热潮,彻底改写了水晶市场的格局。
一时间,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热闹非凡。
年轻人们纷纷踊跃发帖,“黑曜石、海蓝宝、绿檀木是给 DeepSeek 投广告了吗?怎么到处都在推荐!”
“还有谁和我一样,被 DeepSeek 种草,入手了这些水晶呀?” 类似的疑问此起彼伏。
不少明星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纷纷下场带货,为水晶市场添了一把火。
春节期间,年轻人们借助 DeepSeek 算出自己的八字,依照其推荐,大肆购入黑曜石、绿檀、黄水晶、海蓝宝等各类水晶产品。
就像大家未曾想到,这款号称跨时代的 AI 产品 DeepSeek,竟会率先在本土玄学领域掀起惊涛骇浪,进而颠覆整个水晶销售行业。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那些被 “DeepSeek” 种草的年轻群体,探寻他们背后的真实故事,你会发现,DeepSeek 带货爆火似乎早有预兆。
开工第一天,沪漂青年肖庆就发现了办公室里的一个有趣现象:不少同事手腕上都戴着同款黑曜石手串。
一番询问后,肖庆露出了 “果然如此” 的表情。原来,大家大多和他一样,都是在春节期间,受 AI 产品 DeepSeek 的 “玄学指导”,下单购入这些 “开运装备”。
1 月 20 日,量化巨头幻方旗下的 DeepSeek 正式上线。凭借独特的思考链,以及对中国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它迅速在年轻群体中走红,并被广泛应用于玄学领域。
新年期间,它成功带火了 “转运装备” 这一品类,成为水晶销售领域当之无愧的 “紫微星”。
从业 15 年的广州珠宝商翁帆,亲身见证了这场由 AI 引发的玄学消费热潮。以往春节旺季,菩提、十八子等寺庙手串是市场主打,但今年,在 DeepSeek 的推荐下,原本冷门的 “绿幽灵” 水晶异军突起。
这种被称为 “鬼佬财神” 的带绿水晶,通常在夏季才迎来销售旺季,可如今却因 AI 爆红。年后,“绿幽灵” 水晶供不应求,价格一路飙升,让整个行业都始料未及。
黑曜石同样被 AI 流量 “眷顾”。大年初三,多数批发商还在休假,黑曜石商家陈诚就已经开始频繁联系上游厂家。
“还有库存的黑曜石手串吗?”
“年后什么时候能发货?”
“能做 10mm 以下的黑曜石手串吗?”
一连串的询问,尽显他对货源的急切需求。
陈诚介绍,黑曜石是火山爆发的产物,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通俗来讲,就像是大自然制造的玻璃。
由于所含其他矿物质不同,黑曜石呈现出多种不同外观。
有散发金色光效的金曜石、白银光效的银曜石、透光的冰曜石、彩色光效的彩曜石、透彩色光的冰彩曜石,以及最常见的全黑乌金黑曜石。
但无论哪种黑曜石,产量都较大,开采加工成本也低,价格并不昂贵。
在手串市场,黑曜石算不上高端材质,“有些景区几十块钱就能买一串。” 为了提高利润,黑曜石常被当作搭配黄金出售的 “利润增值配件”,或者用于大件雕刻练手,“就算雕坏了也不心疼”。
以往,大部分黑曜石颜色漆黑,不太受女生喜爱,主要消费群体是男性。而男性消费者更注重实用性,很少主动购买手串,也不愿意花高价购买,这让黑曜石卖家们绞尽脑汁想办法吸引女性买家。
这次,DeepSeek 却成功点燃了女性对黑曜石的热情。陈诚四处寻找 10mm 以下的黑曜石手串,正是因为不少女生前来询问。
在手串行业,10mm 是个重要分界点,10mm 以上的大直径手串多为男生佩戴,10mm 以下的小直径手串则更受女生青睐。
自 2024 年下半年起,众多明星下场带货水晶,水晶的热度和价格一路飙升。而 DeepSeek 的出现,更是将黑曜石、绿檀木、红玛瑙、海蓝宝等泛水晶品类推向了新的高峰。
图 | 伊能静、刘芸、张歆艺、安悦溪等明星开始带货水晶
百度指数显示,自 1 月 28 日起,DeepSeek 推荐清单上的这些品类搜索量均呈增长态势。
图 | 百度指数上,1月28日左右几款水晶搜索量显著提升
去年还在以 3 元 / 克的价格清仓海蓝宝的商家段琳,面对如今供不应求的市场,不禁感叹:“当科技界还在争论 AI 的颠覆性时,水晶行业已经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
“那感觉真的很奇妙。” 广告从业者肖庆轻轻摩挲着腕间 9mm 的黑曜石手串,回忆起与 DeepSeek 的初次邂逅。
27 岁的肖庆在广告行业摸爬滚打,自诩对各种营销套路了如指掌,本以为自己 “百毒不侵”。
但 1 月 28 日,被社交平台上 “DeepSeek 解密生命密码” 的内容吸引,抱着猎奇心态下载了这款软件后,他发现自己 “大意了”。
“我按照网上的教程输入生辰八字。” 很快,DeepSeek 不仅准确推算出肖庆过往的重大事件,还通过严密逻辑分析得出 “八字喜火土木,宜佩戴黑曜石或绿檀木助力事业” 的结论。
“那些大事件基本都对上了。” 而且,DeepSeek 不像传统销售那样充满推销意味。
图 | Deepseek测算生辰八字和喜用神
在这份科技加持的 “权威命书” 面前,原本对 “玄学” 半信半疑的肖庆,立刻打开购物软件,找到一家春节仍营业的店铺,花 168 元购入了这串 9mm 黑曜石手串。
“反正价格也不贵,就当给事业投资了。” 肖庆说道。
肖庆的经历,是过去一段时间里众多年轻人的缩影。他们借助 AI 算法解读八字、购买转运物件,还会用 DeepSeek 预测考编上岸几率、未来伴侣类型、新一年的财运等。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 DeepSeek 算不到的。”25 岁的李可可说道。
从 1 月 31 日接触 DeepSeek 至今,她已经用这款软件测试了三次自己今年考编的结果。“虽然知道这只是概率,但看着这些结果心里就觉得踏实。”
过去一年,李可可的生活并不顺遂。毕业考公失利、与男友分手、母亲生病住院……
“2024 年,我的生活完全乱了套。” 在这种情况下,她迷上了 “玄学”。尝试过传统算命、塔罗占卜后,李可可在 DeepSeek 的算法中找到了别样的慰藉。
与传统玄学不同,AI 将人生的种种变数拆解为一个个可交互的变量:本次上岸率 83.6%、正缘出现概率曲线、母亲 2025 年的运势……
这些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 “命运参数”,看似是对复杂现实的简单化处理,实则给人一种掌控命运的错觉。
“关键是它还免费。” 在李可可看来,DeepSeek 不仅提供运势预测,更是一条将混沌现实简化为 “五行参数” 的认知捷径。
那些精确到毫米的手串尺寸、量化成百分比的运势指数,本质上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 “降维打击”。
在 AI 生成的命盘里,人生难题仿佛变成了一道道可以计算求解的数学题。“说到底,我们只是想要一个答案,哪怕它不一定准确。” 李可可坦言。
在社交媒体构建的虚拟世界里,DeepSeek 的算命结果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播。
同事间心照不宣佩戴的黑曜石手串、小红书上突然涌现的绿幽灵晒单潮、朋友圈里暗藏玄机的 “水逆预警”,共同编织成一场全民参与的 “玄学狂欢”。
这场看似荒诞却又合乎情理的赛博玄学运动,揭示了后现代社会年轻人深刻的生存困境:既不想抛弃科学理性,又难以忍受现实世界的虚无与迷茫。
而 DeepSeek 式的 “技术神秘主义”,恰好成为了他们在理性与感性之间的最佳缓冲地带。
DeepSeek 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完成了对传统玄学的 “祛魅” 与 “返魅”。
一方面,它将算命过程拆解为概率计算和逻辑推演,打破了 “大师” 的神秘光环;
另一方面,通过思维链展示技术,又将算法包装成新的 “硅基萨满”,在理性的外表下重新构建起神秘主义。
这种矛盾的统一体,完美迎合了 Z 世代的双重需求:既想维持技术精英的理性人设,又渴望获得超越现实的心灵慰藉。
它既不像传统宗教那样需要全身心投入,也不像纯粹的科技产品那般冰冷,而是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中间状态,让年轻人在代码的世界里探索人生参数的同时,还能保留一份浪漫主义的情怀。
其实,年轻人爱上 AI 算命并非偶然,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回顾过往,类似的故事不断上演。
2023 年 3 月 ChatGPT 问世后,市面上很快出现了 AI 佛祖,不少人每天与它交流,寻求生活难题的答案。
而在 ChatGPT 出现之前,“互联网玄学” 就已经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互联网上,形形色色的算命、排盘网站层出不穷,还有专门售卖转运好物、提供转运服务的店铺。
甚至,“看到佛祖图片点赞就能获得一年好运” 这样的起号方式,在行业内也屡见不鲜。
毕竟,对未知的探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早已深深烙印在人类的基因里。近年来,年轻人的 “玄学血脉” 仿佛突然 “觉醒”。
他们在 “上班” 与 “上香” 之间选择了后者,业余时间热衷于研究哪里拜神最灵验;事业不顺时,就开启所谓的 “五行增强模式”;拿到心仪的 offer 后,便调侃 “玄学果然靠谱”,还会在各种 “显化帖” 下排队 “接好运”。
DeepSeek 的走红也就不难理解了。
以往的算命网站,想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命运,少则花费 29.9 元,多则要 69.9 元。
而 DeepSeek 不仅免费,还能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解读,十分 “善解人意”。“这么高科技的东西摆在眼前,不用白不用,算一算也没什么损失。” 李可可说道。
从商业角度来看,玄学也是一门 “好生意”。
翁帆解释道,前几年市场流行 “成分党”,消费者喜欢研究产品参数,追求 “去溢价” 消费。
再加上互联网购物平台不断涌现,商家为了留住客户,只能陷入 “价格战”,微薄的利润让工厂老板和商家们苦不堪言。
在那段时间里,流水线生产的手串价格普遍不高,“毕竟水晶这类产品大多是量产的。”
但近年来,随着 “传统文化” 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借助玄学为产品 “赋能”。
他们通过各种学说、净化仪式、磁场理论等,给产品披上一层 “文化” 外衣,实现溢价销售。
“比如一串进价 20 - 30 元的黑曜石手串,经过玄学包装后,轻松就能卖到 200 元。” 翁帆透露。
在 DeepSeek 爆火后,他身边越来越多的同行摇身一变,成了 “玄学爱好者”,每天结合各种玄学说法,大力推荐手中的水晶产品。
“年轻人们虽然早已看穿消费主义的套路,但面对发财、好运的美好祝福,很少有人能不为所动。”
肖庆认为,与其说年轻人是在为 “数据驱动的神秘体验” 买单,不如说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愿景投资。
这种充满弹性的信仰,成为了这一代年轻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的心灵栖息地,给予他们面对未知的勇气和信心。
就像曾经祖先通过 “傩” 舞祈求庇佑,爷爷奶奶辈相信大师的指点,爸爸妈妈们讲究家庭风水一样,年轻人深夜输入的生辰八字、购物车里的开运手串、社交媒体上的 #玄学打工人话题标签,都是他们在现实与虚拟之间寻找的 “避风港”。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借助 AI 测算 “护身符”,将内心的生存焦虑转化为一场可以被算法预测的购物实验。
这场 AI 玄学潮流究竟能持续多久,谁也无法给出确切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技术不断发展,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就不会停止,玄学与科技的奇妙结合也将不断以新的形式出现,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应作者和观察对象要求,本文均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