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其中包括尊重需求‌。一般来说,人们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也会自然而然地相信那些认可度高的人和事物。因此,人们对“认可度”的追随、追求,是可理解的。不过,对“认可度”的认可,也要“有度”。

对“认可度”的认可有度,才能避免陷入盲信、盲动、盲从的歧途。2025年1月,因为TikTok可能在美国被禁,数万名以“TikTok难民”自称的用户涌向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大量美国网友与中国网友展开热烈的互动交流。有美国网友表示,他们一直以来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被击碎了。当“TikTok难民”冲破“信息蚕房”,突破偏见与狭隘,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一个真实而美好的中国。这也说明他们之前因为受美国媒体影响,而对中国形成的低认可度,并不符合实际。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在书中,作者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这说明,“认可度”往往并非客观、全面的评价,如果人们失去独立判断的能力,就会陷入盲从的泥潭而不可自拔。头羊受惊跳崖,羊群也不假思索地跟着跳崖,这样的“羊群效应”不仅在自然界,而且在人类社会也经常发生。跟风式的“炒股”屡见不鲜,让不少人教训惨痛。非理性的“饭圈文化”盛行,毒害了网络和社会风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认可度”的非理性认可,导致其处于盲信、盲动、盲从的状态。

对“认可度”的认可有度,才能避免误入自卑、自闭、自大的桎梏。清朝的国力曾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但它自诩“天朝上国”而走向自大,然后又趋于自闭,导致错过工业革命的时代列车,结果被时代和工业强国远远地甩在后面。而在鸦片战争后,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所打败、打怕、打趴下,又陷入自卑而不思自强,不断丧权辱国,结果沦为任人宰割的“鱼肉”,终于灭亡。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对你的认可度畸高,把你捧到天上去,就有可能是一种不怀好意的“捧杀”,需提高警惕。如果别人对你的评价、认可度过低,也可能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出于偏见、傲慢与恶意的“PUA”。如果把它当真,陷入深度自卑、自闭,甚至抑郁、怀疑人生,就上了他的当,受了他的伤,随了他的恶意,岂不是让小人得志、自己受损?

对“认可度”的认可有度,并不意味着一味否定、排斥所有“认可度”。相反,要在独立判断的基础上,坚信“自认可”,理性追求、改变“他认可”。此前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国动画电影,常因“剧情低幼化”“原创力、想象力不足”而为人诟病,无法与欧美、日本的动画电影相媲美。面对中国动画电影低认可度的客观现实,动画电影导演饺子没有妄自菲薄,而是敢于“不信邪”,坚信中国人也能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动画电影。饺子表示,“我们做动画的心态是宁缺毋滥”“是‘死磕’出来的”。《哪吒1》惊艳问世,《哪吒2》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证明不服输、不盲信“认可度”的“死磕”精神,可以坚定“自认可”,进而改变“他认可”。

对“认可度”的认可和追求有度,才能始终保证“理智在线”,始终做到“我命由我不由天”,实现人生的精彩和国家的富强。(文.李蓬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