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英文名称:The Commercial Press,简称CP)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与北京大学一起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1897年2月11日,夏瑞芳与“清心书堂”同班同学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沈伯芬在上海集资创办了印书房,这是一个十分简陋的印刷作坊,初期只能承印一些与商务有关的招牌、传单、账册、票据,而得名“商务印书馆”,其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

1898年,商务印书馆印刷出版《华英初阶》广受欢迎,“行销一时,利市三倍”,淘到了第一桶金。1901年,张元济投资商务印书馆,代印张元济与蔡元培创办的《外交报》等。1902年,张元济被聘请任编译所所长。

1903年,商务印书馆设第一个分馆于汉口;十月,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时,为了改进印刷,吸收了日资。190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闸北宝山路建成印刷总厂和编译所新址,蔡元培被聘任、编译书籍。1909年,编译所收藏古籍善本和参考书籍的图书馆定名为涵芬楼,后改名为东方图书馆、对外开放;当年,商务印书馆董事局于三月初八举行第一次会议,出席董事七人,张元济为主席。

此后,商务印书店就在张元济手上,从一个小印书店发展成为至今为止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出版机构。


张元济


张元济

1914年,夏瑞芳遇刺、因伤势过重去世,张元济成为总揽商务全局的关键人物;同年,董事会收回日本股份,并设分馆于香港。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本进犯淞沪,事变第二日上午、即派飞机轰炸商务印书馆。位于宝山路的商务印书馆总管理处、编译所、四个印刷厂、仓库等皆中弹起火,损失巨大,被迫停业;2月1日,日本浪人又潜入东方图书馆纵火,五层大楼成了空壳,全部藏书化为灰烬。

据统计,这次劫难、使商务印书馆资产损失1630万元以上,最令人痛惜的是东方图书馆的全部藏书46万册,包括善本古籍3700多种、共35000多册,中国最为齐备的各地方志2600多种、共25000册,悉数烧毁。

当时号称东亚第一的图书馆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价值连城的善本孤本图书从此绝迹人寰;有学者认为:火烧圆明园和商务印书馆被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最令人痛心的文明悲剧。

当时的日本人之所以要炸毁商务印书馆,时任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盐泽幸一讲得很明白:“烧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年就可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

商务印书馆被迫解雇全部职工,直到半年后的八月一日才复业。第二年、即1933年,商务印书馆还曾收到一封日本浪人的恐吓信,信中说:“尔馆独销学校之书,印些腐败之物。上海毁尔书馆,尔书馆还是恶习不改,仍印三民之书、党部之语。中国不忍傍观,所以毁尔书馆,今若不速改恶习,我军到处,是商务印书馆尽烧毁。”从侵略者的口中,可以反证商务印书馆当时印刷的读物,多为爱国进步书籍。

1934年,商务印书馆印刷厂香港分厂新厦建成。1941年,商务印书馆总管理处迁重庆;当时,其沪、港两地的货栈和印刷厂均被日军劫持。1944年,东方图书馆重庆分馆开馆;1946年,抗战胜利后,商务印书馆总管理处由重庆迁回上海;1948年,设台湾分馆。

解放后,1950年商务印书馆与三联书店、中华书局、开明书店、联营书店联合组织中国图书发行公司,为新华书店以外的中国第二个发行系统。


商务印书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