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2月7日电(记者丁非白、洪可润)2月7日早晨,沈阳室外气温接近零下20摄氏度。伴随着对讲机里传来调度命令,铁道边的减速顶维修工赵轶一行3人快速上道,利用短暂的调车作业暂停时间对编组场内的减速顶展开检修。
铁路减速顶因外形酷似蘑菇被称作“铁蘑菇”。这些减速顶内部充有氮气,当车轮经过上方时,被压缩的“蘑菇”会给车轮反向阻力,车轮离开后“蘑菇”立刻弹起,为下一对车轮减速做好准备。
减速顶使用频率高、负荷强度大,内部零件容易老化磨损,每日保养检修必不可少,检查过程被形象地称为“踩蘑菇”。
从1985年进入国铁沈阳局苏家屯站工作,赵轶就一直从事减速顶维修。“每个减速顶都具有较大的阻力,一个一个踩下去也是个体力活。”赵轶说。
“全场54条线路,共有10290台减速顶,我的工作就是日常检修,确保这些‘蘑菇’状态良好,保障调车编组作业安全。”谈到检修工作,赵轶如数家珍,“这活儿看着简单,技术含量不高,里边却有很多门道。须要心细、眼尖,别看‘蘑菇’多,一个都不能落,有的‘蘑菇’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上脚一踩,就能感觉不对劲儿。”
据赵轶介绍,减速顶有20多个零部件,内部构造特殊,如果踩的时候感觉很轻松,没有阻力,那就说明有问题,要进一步查看减速顶漏油或者跑气。只有每个顶都充分做功,状态良好,才能使车辆起到较好的调节速度作用,使解体车辆以规定速度进入编组场相应的调车线内。
“苏家屯站是东北最大的货运编组站,当故障减速顶达到一定的比例,该条股道就要停止作业,所以一点都马虎不得。”赵轶说。
“这么多年赵师傅踩过的‘蘑菇’得有100多万台,但凡设备有一点点问题,只要他踩上一脚就能感觉出来,我们特别佩服,都管他叫‘蘑菇仙人’。”工友王海川说。
说话间,一组车辆从附近线路经过,与线路上的减速顶碰撞出有节奏的声响。“这声音多清脆,说明每个减速顶的状态都很好,有一个不正常,声音都不一样。”说着,赵轶脸上泛起自信的笑容。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