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想和中国通电话惨遭无视?想要对话可以,但美国必须拿出诚意,特朗普自行挽尊表示不着急和中方对话,中方一句话指出问题所在。

前段时间,特朗普和加拿大、墨西哥领导人通话后,尝到了甜头,于是宣布暂缓关税政策,很快特朗普的动向就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毕竟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它的经济政策足以让全球经济引发震动。

然而,在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之间,特朗普恐怕也想用一样的招数,那就是要求中国让步给予美方优待,自己再放宽关税政策。但很显然,现在应该拿出诚意的应该是美国。


据澎湃新闻消息,近日,有消息指出特朗普试图和中方进行电联,但未能如愿,对此特朗普还很坦然地表示,自己不着急与中方通话,大有一副“让子弹飞”的姿态,而这其中尽是外交和经济之间的博弈,毕竟这不仅关乎两国的利益,也牵动着世界经济的神经。

简单说说事情的来龙去脉,本月初,特朗普宣布新的关税政策,称要对中国加征10%的额外关税。然而在关税政策落地前,他还特别喊话中国,表示中方要是能满足美方要求并达成协议,就能免加征关税。

为了展示自己的诚意,特朗普前后和其他几个同样面临被加征关税的国家领导人取得了联系,并达成了相关协议,推迟了加征关税政策的落地时间。

说白了,此举就是想让中国明白,只有屈从才能被放过。白宫方面对此也很有把握,曾信誓旦旦地表示,特朗普期待在24小时内和中方展开会谈。但令美国意外的是,他们的美梦落空了,中方并没有回应美国的对话请求。


美国的通话邀请不仅石沉大海,同时还等来了中方的强力反制。中方不仅对美国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还采取了出口管制、将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等一系列措施。而面对中方的强硬回应,特朗普只能出面“挽尊”,声称会在合适时机再谈,暂时不着急。

这一戏剧性的转变,背后是美国惯用的“极限施压”策略。他们想用加税作为筹码,迫使中国在贸易谈判中让步,接受美国提出的不合理条件。但他们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决心和实力。

中国的反制措施,既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也是对国际公平正义的捍卫。在国际贸易规则遭到破坏时,中国站出来,向不合理的行径说“不”。

中国一直强调平等和相互尊重,在原则问题上绝不含糊。中方的回应也很明确:想要对话可以,但必须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合作共赢才是正途。贸易摩擦一旦升级,对双方乃至全球经济都会造成严重冲击。美国农民就因贸易战遭受重创,农产品出口受阻,大量农产品积压,许多农场主面临经营困境。


中国也面临压力,但中国有足够的底气和应对能力。中国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外部压力。

如今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连锁反应,已经波及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

在这种情况下,对抗没有赢家,对话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这种对话,必须摒弃霸权思维和不平等的态度。美国不能一边挥舞关税大棒,一边又想轻松地和中国谈判。只有美国放下傲慢,以平等、理性的态度与中国沟通,重回合作共赢的轨道才有可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