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如战场,胜负往往取决于谁能提前布好棋局,而谁只能被动应战。陈硕的这场“失利”,看似意外,实则从方丽虹插手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无路可退。

他本以为接到陶正的电话,是个职业上的新机会,没想到这通电话却是权力较量的序幕。本应加入万纥集团破产管理案的他,在方丽虹的一番操作下,被硬生生踢出局,这一举动不仅让他错失案子,更成了他最终落败的信号。



谁能想到,看似公正无私的方丽虹,才是真正幕后操盘的隐形掌控者?

万纥案并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案子,相反,它是一场光明正大的破产重组,陶正带队,律师事务所的声誉全都压在这上面。按道理,陈硕是个能干的律师,加入团队只会让案子推进更顺利,可方丽虹偏偏就是不让他进。

原因?很简单,这是一场未雨绸缪的权力斗争。



方丽虹早就看穿了,陈硕加入良诚所,并不是单纯为了事业,而是奔着罗英子去的。

这点,她在陈硕入职时就提醒过他:“既然加入良诚,就必须以律所的利益为重。”意思很明确——你可以来,但别想着搅局。

可问题是,陈硕根本没打算收手。他对罗英子的态度一天比一天积极,这让方丽虹心里警铃大作。



万纥案涉及太多商业秘密,如果陈硕为了感情,把这些信息透露出去,哪怕只是无意间泄露一点,都可能对良诚所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她不会赌这个风险,所以直接将他排除在外。

比起泄密,更让方丽虹警惕的,是陈硕的“敏感度”。



她很清楚,许卓在铸成案里扮演了什么角色,也知道陈硕的能力有多强。如果这两个人在同一个案子里共事,很可能会擦出一些“不该擦出的火花”。

许卓的态度也说明了一切。他对万纥案的参与度很高,但他极力避免让陈硕靠近,可见其中必有猫腻。方丽虹对此心知肚明,干脆不留任何机会,直接把陈硕挡在门外。

如果说,把陈硕踢出万纥案是第一步,那么接下来发生的铭海集团案,才是真正让陈硕败北的杀招。

方丽虹一开始就没打算放过他,所以故意安排韩之通加入铭海案,让韩之通监督陈硕的一举一动。在她的设想里,韩之通贪财,绝不会站在陈硕这边。



然而,陈硕并没有中计,反而用利益稳住了韩之通,让他彻底倒戈。这一变数,打乱了方丽虹的计划。

怎么办?她需要一个新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小田。

相比韩之通,小田的价值其实更大。因为他手里掌握着整个案子的细节,只要方丽虹拉拢他,就等于掌握了关键证据。



最重要的是,小田一直对韩之通心存不满。这个“师父”平日里对他呼来喝去,案子赚钱的时候从不带他分,久而久之,小田早就积怨已深。

方丽虹要做的,就是给他一个“机会”。

当铭海案出现问题时,陈硕和韩之通坚称:所有资金操作都有向方丽虹报备。这让方丽虹一时之间无法反驳,如果按照正常流程走下去,陈硕最多就是受点处分,不会有大麻烦。



这个时候,小田站了出来,直接作伪证。

他的证词很简单——“陈硕和韩之通,私下操作了这笔钱,根本没和律所汇报。”

这个证词一下子把陈硕和韩之通钉死在了违规操作上。至此,陈硕彻底栽了。

表面上看,这场风波是铭海案出了问题,导致陈硕落马。但实际上,整件事早已被方丽虹掌控。

她用了一连串的操作,确保自己最终坐稳权力核心。



踢走陈硕,确保他无法调查铸成案让韩之通监督,防止陈硕在铭海案上脱离掌控

培养小田,最终用“关键证词”扳倒陈硕

到头来,陈硕以职务侵占罪入狱,韩之通则因**“监督不力”被处分**,而方丽虹,不仅洗白了自己,还进一步巩固了权力。陈硕输在哪?他输在,低估了职场权谋的险恶。

他以为能力是最重要的武器,可在方丽虹的棋局里,最重要的,是站队,是掌控局面,是永远比对手早走一步。

方丽虹不是靠个人能力获胜,她靠的是布局、操控、清除隐患。她知道韩之通贪财,知道小田不满,知道许卓害怕曝光,所以她精准地利用了每个人的弱点,让整个局势最终朝着对她最有利的方向发展。

这一战,陈硕毫无胜算。而方丽虹,才是这场游戏里真正的胜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