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城子 图/汾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土人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体,作为乡村振兴的智力保障和重中之重,其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让乡土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慧眼识珠“挖”人才。新的时代,新的技术,传统农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批现代农业技术的乡土人才应运而生。他们秉承农人匠心,诉说着新农人的追梦之旅,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慧保障。各地区要充分发挥“伯乐”的作用,摒弃“外来和尚好念经”的狭隘观念,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挖掘乡土人才。要坚持以用为本,围绕用好用活乡土人才,积极搭建平台、拓宽岗位,增强乡土人才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增强乡土人才库建设,根据不同人才队伍的特点和优势,分别制定建设目标和差别化政策,做到重点突出,实现以点代面,强化示范引领,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其切身参与到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来。

不拘一格“聚”英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最关键因素,决定着发展的进程和力量。21世纪的乡村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壮大人才队伍。当前一些地方花大量代价引进人才,却不会用,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要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传承发扬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要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气度,打破唯学历、唯资历的障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此外,要不断完善制度保障。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平台,让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有舞台、有空间、有机会。放手让人才挑重担、接重担,不断释放人才活力,激发创造动力。

用心用情“涵”沃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下,各地都在千方百计争夺人才特别是高精尖人才。然而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伴随人才流动而来的是身份改变、家庭变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诸多变化,国内外一些优秀人才往往由此踌躇。一方面可以通过建设人才公寓、发放住房补助,解决居住和子女入学问题,为返乡入乡人员及家属提供基本养老保险及基本医疗保险等便捷服务,让人留得舒心;另一方面要结合就业现状,给予人才合理的薪酬待遇并设置绩效工资,让人才共享发展成果。此外,为各类基层人才提供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与晋升渠道,让人才对未来放心,不断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关爱农业农村人才的良好氛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