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信网 责编:秦璐 2025-02-08 10:25:59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知联会副会长、中德青年科学院(青岛)发展中心主任兼青岛科技大学欧盟与德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青岛市机器人产业协会会长,李庆党(来源:受访者)
信网2月8日讯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青岛与德国长期以来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并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今年青岛“两会”,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知联会副会长、中德青年科学院(青岛)发展中心主任兼青岛科技大学欧盟与德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青岛市机器人产业协会会长李庆党提出关于加强青岛中德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国际化融合提案。
“通过在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领域的国际化融合,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仅能为双方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逐步形成青岛具有特色的国际化融合发展模式,也为全球科技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实现青岛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李庆党调研发现,目前仍存在国际化人才缺乏与培养机制不完善、产业链产业集群协同与配套有短板、专项政策支持与国际化平台建设不足等问题。
因此,李庆党建议充分利用文化差异,发挥民间外交潜力。利用德国“大社会、小政府”特点,充分发挥中德民间协会、学会、企业联盟作用,定期举办中德民间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国际论坛、技术展览会等活动,搭建双方企业、科研机构交流平台,促进技术、资本和市场的对接,建立起更为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同时,加强复合型人才引育,构建国际化人才聚集高地。设立青岛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引才专项计划,鼓励青岛高校、科研单位与德国开展联合办学、学生交换和科研合作等活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加强青岛本地高校和职业院校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相关学科的建设,提升本地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他还建议,多元化创新合作模式,完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鼓励青岛高校、科研院所与德国科研机构共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开展跨国研发合作和成果转化。搭建产业联盟与创新链,支持青岛与德国企业、行业协会共同组建产业联盟或创新链,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补齐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领域深度融合存在产业链、产业集群协同与配套的短板。
同时,完善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设立中德合作专项,通过奖励与德国在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领域进行技术、设备和人才合作的单位,鼓励本地单位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为德资、中德合资的企事业单位与科研机构在青岛开展合作提供安全保障。优化德资、中德合资项目的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德国企事业单位在青岛投资运营的成本。(郭慧敏)
[来源:信网 编辑: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