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微信公众号“云南发布”、云南新闻联播消息,2月6日,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在丽江市玉龙县调研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情况。

王予波指出,要知难不怕难、有难敢克难,全力打好香炉山隧洞建设攻坚战,为工程全线建成提供有力保障。

据介绍,香炉山隧洞主洞总长63.1公里,地质条件之复杂世所罕见,目前已掘进26.1公里,施工正处于啃“硬骨头”的关键期。

王予波第三次现场调研隧洞建设情况。在27竖井施工区,他与中国水电十四局同志一起站乘施工吊桶,进入深达565米的地下作业区,实地察看建设进展,了解安全生产情况,看望慰问一线施工人员。


云南新闻联播

公开资料显示,滇中引水工程全长664公里,是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引调34亿立方米优质水到云南中部地区,缓解城镇生产、生活用水矛盾,改善区域内河道和湖泊生态及水环境状况,惠及1100多万人口。


王予波指出,滇中引水工程是投资逾千亿、造福千万人的“国之重器”,是事关全省大局、事关长远发展的“千年大计”。


微信公众号“云南发布”

王予波说,近年来,广大建设者夜以继日、不懈努力,推动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香炉山隧洞建设有了新突破。希望大家继续发扬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设,力争早日全面贯通。

据人民日报此前介绍,粮食产量占全省35%的滇中地区,深受季风气候影响。玉溪市应急管理局调研员罗金寿介绍:“夏秋季节,西南方向孟加拉湾、东南方向太平洋的水汽带来降雨。雨季降水占总降水量八成以上。”

然而,季风气候区年际降水量波动大,最需要水时,有时却盼不来雨。春耕期作物生长需水量大,雨季一旦延后,就会导致农业缺水。高处修水库,低处抽水灌溉,前提依然是水库江河中有水。

不仅降水要看天气,滇中地区人口产业与江河匹配度也不够。

以玉溪为例,当地不缺大江大河。东部南盘江、南部元江径流量并不低。不过,由于人口产业多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地区,人口与江河资源空间匹配度低,多年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19.7%,眼见大江东去,却难饮滔滔江水。此外,由于喀斯特地貌导致的地表径流少,哪怕是在沿江地区,仍有不少群众饮水困难。

2014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滇中引水工程列入了2014年、2015年和“十三五”期间要规划建设的172项重点水利工程之一。201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滇中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