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7日,韩联社报道称上个月的LG杯风波已经接近尾声,本届农心杯第三阶段将于2月17日如期在上海举行。LG杯柯洁被黑卞相壹0冠夺冠,广大中国网友和棋迷依然如鲠在喉。为什么韩国人输不起,要利用规则和裁判直接决定比赛结果?从2010年到2024年年底,共产生59个世界冠军头衔,其中日本棋手夺得1冠、中国棋手36冠、韩国棋手22冠,“恐韩症”这个词早已成为过去。回顾过去世界围棋发展的37年,80年代是日本高光的尾声,90年代后韩国围棋一度成为主角。正如陈毅元帅说的那样,国运盛棋运盛,今后围棋这个项目的发展和市场化繁荣,主要看我们。



80年代日本最富

围棋的首个世界大赛是日本棋院1988年仓促创办的富士通杯,首届富士通杯冠军奖金1500万日元(约13.5万美元、50万人民币)。开始于1989年的首届应氏杯冠军奖金40万美元,应昌期先生对赛事的设计是把应氏杯办成围棋的奥运会所以应氏杯是四年一届。当时80年代末日本经济处于鼎盛时期,赞助商日企也很牛,富士通杯是每年一届,富士通杯的奖金实际更高一些。而1988年美网冠军的奖金,也才20万美元。



日本围棋的七大主要头衔战(棋圣、名人、本因坊、王座、天元、碁圣、十段)在1988年均存在,那年日本国内年度奖金王小林光一一年挣了8861万日元,当时100日元可以兑换5.255元人民币,就是大约465万人民币。再跟大家提示一下,这是1988年的465万人民币啊。这笔钱按当年的汇率约124万美元。那些年代的日本顶级棋手,之所以对围棋世界大赛不太感兴趣,其原因可想而知。



韩国开启新时代

随着曹薰铉首届应氏杯夺冠,韩国民族自尊心得到极大提升,韩国内掀起围棋热潮。1988年韩国国内棋战东洋证券杯创立,首届冠军就是制造最近这起LG杯风波的现在韩国棋院一把手梁宰豪。曹薰铉夺取应氏杯后,1991年东洋证券杯升级为世界赛,奖金由1500万韩元升到5000万韩元(按当时的汇率约25万人民币),为了对飙富士通杯第4届东洋证券杯冠军奖金提升到1亿韩元。

三星杯1996年创立,首届比赛总奖金达15亿韩元、冠军奖金高达2亿韩元。LG杯1997年创立,冠军奖金高达3亿韩元。2001年连续拿到应氏杯、农心杯、LG杯的李昌镐年度收入超10亿韩元,按当时汇率算约4500万人民币。



李昌镐在2023年接受采访时提到,其职业生涯总奖金约为“100亿韩元多一点”,年均约3亿韩元。曹薰铉虽然早年夺冠次数也比较多,但多年前韩国棋院对大赛奖金抽成最高曾达到20%,他职业生涯奖金大约55亿韩元。获得14个世界冠军头衔的李世石,职业生涯的奖金也超过100亿韩元。

常昊曾是奖金王

上述部分可以看出,不论是80年代的日本,还是90年代及几年的韩国,商业性质的棋战主要拼的是经济活力。90年代初开始,韩国人热衷办围棋世界大赛,主要就是日本棋手参赛意愿不高,中国棋手战斗力以及拼抢能力不如他们,他们一旦夺冠就能宣称自己多了一项世界冠军。

中国围棋协会对棋手大赛奖金的管理比较严,以前都是体制内的所以大赛奖金很大比例要上交。聂卫平首届应氏杯获得亚军,赛会规定的亚军奖金为10万美元,当时棋手只能得到其中的28%而且还要交20%的税,内聂卫平当时到手奖金大约为2.24万美元左右。但这笔钱当时换成人民币为8.28万,而90年代初8万人民币就可以在北京买个户型很小的四合院。

2005年常昊夺得第4届应氏杯冠军,按当时的奖金政策及汇率算他到手的奖金是92万人民币,这已经是当时中国体育史上单个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所获奖金的最高纪录。



目前还在举办的围棋世界大赛(个人),韩国的LG杯、三星杯冠军奖金都是3亿韩元,约150万人民币。中国企业赞助的世界大赛,除了应氏杯之外,春兰杯两年一届冠军奖金15万美元(约109万人民币)、新奥杯冠军奖金180万人民币、梦百合杯冠军奖金180万人民币、烂柯杯冠军奖金180万人民币。正在进行的首届南洋杯,冠军奖金25万新加坡元(约合134万元人民币)。

在如今这个时代,以柯洁为代表的中国顶级职业棋手获得的世界冠军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出资赞助的顶级围棋世界大赛也逐年增长。目前韩国就靠着农心杯、三星杯、LG杯混日子,如果这几个赛事有一个办不下去了,很可能另外两个也很难继续办下去。可能7、8年前你换手机还会考虑是不是用那个韩国品牌,但是现在几乎很少有人换手机考虑韩国品牌了。这次第29届LG杯的风波起源,从这个大背景下来解读你就可以看得更透彻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