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夏萍


新春伊始,郑州市大街小巷复工复产热潮涌动。如何让企业轻装上阵、群众生活无忧?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树牢“三标”意识,以企业和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尺”,通过“服务+监管”双轮驱动优化营商环境,将人性化城市治理与服务型行政执法深度融合,为城市节后复工复产注入“暖心动能”。

“一张清单”管到底:企业省心又省力

“过去各部门每次来检查,都会牵扯我们企业一些精力,现在执法人员带着一张清单来,不到一个小时就解决了所有问题!”惠济区某建筑工地负责人对记者说。郑州市城管局梳理工程建设领域执法职责,集成21项权责事项清单,推行“八查八看”工作法,以达到执法检查“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的目标,既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又提高了监管执法的效率。

除了在系统内全面落实“综合查一次”工作法,郑州市城管局还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活动为载体,在加强部门协同、市区联动方面发力,推行跨部门和市、区两级“综合查一次”,有效解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领域交叉执法、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随意检查等问题。


“首违不罚”解心结:路边摊搬进“新家”

二七广场附近的水果摊贩李师傅因初次占道经营被郑州市城管局执法支队巡查发现。执法人员未开罚单,而是递上《便民疏导点示意图》,并协调他入驻了便民疏导点。“本以为要罚钱,没想到还给我找了新出路,现在每天卖的比原来还多一些呢!”如今生意不错的李师傅笑着对记者说。

这种“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柔性执法,每天都可以在郑州的街头巷尾看到。春节期间,全市累计治理占道经营900余起,90%以上通过教育、劝离、疏导等方式化解。围绕“包容审慎”原则,郑州市城管局梳理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点和防控措施清单7大类35条,在执法过程中发放法律风险防控提示卡,从源头上减少行政相对人违法风险,首次违法率显著下降。

“技术员+执法队”:居民用水难题破解

“水压不稳、水表空转,二次加压供水设备到底该谁维护我们也弄不清楚,大过年差点闹心!”金水区某高层小区物业经理王女士的难题,在郑州市城管局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和郑州水务集团技术人员依托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机制组织的联合现场会上迎刃而解。

执法人员从法律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二次供水技术规程及相应管理责任判定等方面对物业工作人员进行了答疑解惑,并根据责任划分,提示物业企业履行好业主产权共有的自建二次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义务,同时水务集团按照企业职责做好水表检修工作及二次供水加压设施的技术服务支撑,最终居民用水恢复正常。这样的“技术+执法”模式已在全市多个小区解决了供水疑难问题,通过网格化治理精准对接需求,郑州城管将“被动响应投诉”转为“主动解决问题”,居民相关投诉大幅减少。

公证机构参与:执法有了“透明账本”

在部分城市管理执法活动中,现场取证难、执法文书送达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效率和效果。郑州市城管局协调郑州市商都公证处进驻并介入文书送达、现场取证等执法环节,公证人员参与现场执法,最大限度地还原执法现场、实现执法全过程记录,为城管执法工作提供客观、真实、有效的证据,同时也促使执法活动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从“综合查一次”到建设便民疏导点,从“技术+执法”模式到公证参与执法过程,郑州城管的实践正是“亲清有为、办事无忧、公平高效、权益保护、包容创新、内外兼修”的生动写照。当“百姓城管、服务百姓”的理念融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每一个角落,这份带着温度的城市治理答卷,正悄然转化为郑州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新进展、新成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