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军长征途中,他是唯一的国民党中将,也是蒋介石的爱将,他千辛万苦跟随红军走完长征路,然而令谁也没有想到,在他到达延安后不久,便又重新回到国民党队伍,对此,蒋介石有何反应?他的结局如何?
1935年11月,由任弼时,贺龙,萧克,王震等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开始长征,在这支队伍里,有一个骑着枣红色骡子的特殊人物,他就是原国民党湘鄂川黔“剿匪”第一纵队司令兼第四十一师中将师长张振汉。
张振汉早年进北洋军阀办的陆军学校,后来升入保定军校炮兵科第三期,接受了严格的军事战术教育和训练。
1924年,张振汉任奉军连长,任职期间曾在徐树铮麾下参加过外蒙古独立谈判,后来,他投身于革命,参加北伐军。
1928年,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八第一四二旅第二八三团团长,第一四二旅旅长,特别是1930年率部参加对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立有战功,深得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的赏识,1931年他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一师师长,授中将军衔。
1935年年初,蒋介石苦于“追缴”中央红军屡屡失败,又怕活动在湘西的贺龙二军团,萧克的红六军团西进贵州同中央红军会合,便紧急调集六路纵队共11万人马妄图“围剿”“萧贺匪部”,张振汉指挥所属部队同红军在洪湖等地进行多次激战。
1935年6月,张振汉奉命在湘鄂“围剿”红军 ,与贺龙部相遇于忠堡战役,受伤而被红军俘获。
贺龙,任弼时 ,萧克商议,认为张振汉有军事才能,可为红军所用,不仅没有杀他,还医好了他的伤,让他享受较好的伙食、骑马和配勤务兵的军团级待遇。
并且还在贺龙的安排下,张振汉很快就担任红军学校高级班的战术教官,而且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萧克,王震等红军高级将领也常常到课堂上听课。
不仅如此,有学员反对张振汉授课时,萧克还严肃批评道:“我问你们,迫击炮怎样射击才能击中目标?”
几位出列的同志哑口无言,萧克向张振汉立正敬了军礼,请他作答,张振汉甚为感动,便准确而流畅地回答了,经过萧克的这般治理后,张振汉在红军学校里的地位便提高了。
渐渐地,张振汉被红军的政策和将领的风度所感动,也为自己的过去而惭愧,他将自己的军事知识和作战经验全部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不久,红军进攻龙山县城,久攻不下。
战斗非常激烈,此时从国民党军中缴获的迫击炮只有两发炮弹可以用,贺龙将炮兵客出身的张振汉青睐,问他能不能用这两发炮弹将两座碉堡解决掉,张振汉立即目测指量,调好炮位角度,说:“好了,发炮!”随着两声巨响,两个碉堡应声而飞。
1935年9月,张振汉跟随贺龙,萧克等人从桑植的刘家坪开始出发走上万里征途,长征中,红军给张振汉以军团级干部生活待遇,配备了骡汉作为坐骑,还有专门的勤务人员照料生活。
红军长征胜利后,张振汉收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热情接见,西安事变后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1937年秋季的一天,毛泽东把张振汉请到枣园,给他分析了当前国内形势,希望他能利用在国民党、保定军校的社会关系和影响,回到国统区,继续为革命作出贡献。
张振汉毅然接受这一使命,1937年7月离开延安,取道西安回到汉口,张振汉从延安回到汉口的消息 ,引来了国民党党内的轰动,蒋介石得知张振汉从毛泽东手里活着回来,勃然大怒,下令对其“格杀勿论”。
最后经军政显要20余人联名力保,蒋介石才同意免去死罪,但不允许他再任国民党军政要职,逃过这一生死之劫,张振汉明白上战场抗日的愿望已难以实现,更应该在另一条战线上为共产党、为民族而工作奋斗。
1938年 ,张振汉携全家赴重庆,以做生意为掩护,继续为共产党工作。抗战八年,张振汉在重庆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联络爱国人士抗日救国,张振汉还在周恩来的指示下,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参议的头衔,秘密执行中共的任务。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振汉携全家迁至上海,配合解放全中国的任务,进行国民党军政高层的策反工作。
1949年长沙解放,张振汉担任了湖南省人民代表、湖南省政协常委、长沙市工商联主任委员工作 。
从延安出来到长沙解放的12年间,由于战事和工作的需要,张振汉从汉口到重庆、上海 、长沙,他没有组织关系,不是共产党员,但是从来没有间断为党和革命尽心尽力地工作。
1956年,张振很被调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的工作,此后历任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作为民革中央委员,他为国家统一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