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虽具神话性,但是仍属世俗,不敬神明;

电影虽具世俗性,但是野心勃勃:它不惜一切追求神话化。”

——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

2025年高开高走的春节档,让我想起了《世俗神话》导论中的这句话。

自2013年《西游降魔篇》开创中国电影“春节档”票房冠军,这一阖家团圆的档期就被剥离出“贺岁档”成为独立档期,在每年电影票房市场中占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截至2025年2月7日上午,《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已超63亿元,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在其猛烈“虹吸效应”下,春节观影人次超1.87亿,过95亿的总票房也刷新多项影史纪录,极大提振了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

为何今年春节档有如此强大 的市场反应?为何国人的观影热情如此高涨?通观今年6部上映影片,也许我们可以从题材和制作共性上找到一些答案。


抓住IP的“救命稻草”

YIQIYINGCHUANG

今年的春节档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上映影片无一例外都是“IP电影”。

《哪吒之魔童闹海》《封神:战火西岐》都改编自古典著作《封神演义》,也分别是同名系列的第二部续作。

《唐探1900》和《熊出没:重启未来》分属“唐探”、“熊出没”原创IP,已稳定产出十年之久。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来自金庸原著,同名影视改编作品已影响了几代人。

《蛟龙行动》延续《红海行动》,在同一导演指导下,仍在讲述主旋律军事题材故事。

如此罕见的“IP大战”,与2024年萧条的电影市场高度相关。

202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425亿元,春节档80亿元,占比18.8%。据“灯塔研究院”调查数据,2024年“只去1次电影院”的观众上升至57%。也就是说,许多观众一年中仅有一次走进电影院的机会,可能就给了春节档。

在投资和回报越来越不确定的预期下,各大电影集团将一年中最重要的时机都压在了春节档;而这一时间上映什么电影能够起到投产比最优效果——已累积观众基础的“IP电影”,就成了头部影业集团的共同选择。

不同类型之下的同一价值观

YIQIYINGCHUANG

“IP电影”是可见的表象。春节档各个影片看似分属不同类型和系列,但细看它们的故事脉络,核心价值观也是趋同的。

《蛟龙行动》的主角目标是保卫国土安全。

《哪吒2》的主角目标是保卫陈塘关。

《射雕》的主角目标是保卫襄阳城。

《封神2》的主角目标是保卫西岐。

《唐探1900》的主角目标是“救中国”。

故事无一例外落在“战”和“守”。家园是最重要的,亲人是最重要的,保护小家的“大家”也是最重要的。

“家国情怀”成了春节档的最大公约数,引起观众共鸣——在这个举家进入线下影院的时刻,要看一个怎样的故事才能得到全年龄段、各个层次观众的喜爱?坚守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讲述无疑是最保险有效的选择。


在《哪吒2》中,哪吒与父母,申公豹、申小豹兄弟,熬丙一大家子,他们都为各自家族守护。或许用不同的方式,申公豹像极了“小镇做题家”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跨越阶层,哪吒与熬丙贵为“二代”,利用各自的天赋异禀和通天人脉,但他们的出发点和引起观众喜爱的点都是一致的:守护亲人,守护家园。


《封神2》中,姬发从第一部揭竿而起的反叛者,蜕变为西岐城的守护者角色。如何在殷商大军来袭时保护西岐人民的安全,成了他和姜子牙同盟的共同命题。这也贯穿整部电影的战争策略,相对激进的“攻”,被动的“守”成了英雄角色的使命。


而《唐探1900》中,相较“唐探”前作焦点落在各国探案 (冒险) ,引入周润发饰演的白轩龄一角,为整部电影增加了浓厚的家国情怀。白轩龄既是一位疼惜儿子的父亲,也是华人命运共同体的代表,他的言谈举止指向保护自己家人的同时,也指向保护自己身后的国家和民族——唐人街各方势力在白轩龄处汇集,华工后代、清廷官员、进步人士,他们的目标最终指向一处:“救中国”。


可以看到的是,尽管2025年春节档电影披着不同的类型外壳,但各部大片在故事创作上都做了价值取舍,重新整理了情感指向。就连《射雕英雄传》主角郭靖的故事也舍弃了大众习惯的部分,徐克没有把重心放在郭靖习得“降龙十八掌”成为武林高手,而是取原著最后七章,展开一个民族英雄的故事。尽管这本就是金庸原著的结尾,但在新的时代语义下,如此改编也体现了创作者的价值选择。


工业化水平的大比拼

YIQIYINGCHUANG

IP电影不会错,家国情怀不会错,今年的春节档还叠加了一层保险:“量大管饱”不会错

今年6部电影,平均时长137分钟,刷新了档期电影的时长纪录。《射雕》《蛟龙行动》最长,146分钟;《封神2》《哪吒2》144分钟,《唐探》136分钟,都超过了2个小时。

如此长的时长必须以大场面、大制作填充。各方巨头使出浑身解数,要让观众看得过瘾、看得爽、看得物有所值,也一致以高科技的战争场景提升口碑。


《哪吒2》从陈塘关打到海底炼狱,《封神2》从岐山深处打到西岐城“十绝阵”,《蛟龙行动》的深海潜艇亮出了高精尖的现代战争,《射雕》重头戏在蒙古大军兵临城下……不管是古战场、现代战场还是打通天地的仙魔战场,春季档对高度工业化的要求显然提升了,目前交出的大片也证明了一件事:中国电影在工业化进程上达到了新的阶段。我们可以看自己的大片,并且有如此多的选择。


《哪吒2》历经5年时间的打磨,总共1900多个特效镜头、10000多个特效元素,角色达到第一部的3倍……这背后是极大扩充的创作队伍,从前期筹备、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场景搭建,到中期动画制作、特效合成,再到后期剪辑、配音、调色等环节,实现了高度工业化,展现了国产动画的技术实力。


《唐探1900》吸取前三部在外国拍摄的经验,干脆在中国复刻一个1900年的美国唐人街。100多年前的旧金山热闹街景在山东乐陵县1:1重建,不仅还原了从街头巷尾至戏院舞台的诸多历史细节,也为电影高效拍摄提供了坚实基础。


无独有偶,《蛟龙行动》全片采用IMAX摄影机拍摄,也1:1制造了长120米、宽11米、高16米的“龙鲸号”潜艇模型。《封神2》的西岐城也是实体打造,在《封神之路》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中国的能工巧匠和电影工作者们共同还原三千年前殷商古城的全过程。


不能忽视的还有《熊出没》。这一国产动画系列,早已稳稳走上了工业化之路。自2014年起,它以每年一部的速度,守在春节档和观众见面。其背后制作公司“华强方特”内部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团队化和工业化创作流程,策划中心、编剧中心、台本中心、美术中心、动画中心等全套制作生产环节,保证了《熊出没》的集体化创作。

而这一系列与科幻题材的紧密结合,也让观众连年对比看到国产动画在3D技术上的进步。每新出一部,特效升级都为故事大幅扩展广度、深度提供可能性——“光头强”早已不是那个只会砍树的“光头强”了,他能上天入地穿越时空,去无尽的多维空间冒险。


在这步调一致的氛围之下,2025年春节档的观众得到了几乎一致的选择——尽管各个电影类型有所不同,但在场面、核心价值上,它们都十分趋同,也共同形成了坚实的重工堡垒。

我们无需像前面几年春节档,担心某部作品的题材不合长辈胃口、某些故事不适合与小孩共同观看,2025年春节档无一例外使用中国文化中最为普遍的文化符号——神话体系,或最为人所知的英雄角色,共同引发大众的家国情怀。


当然,这样的选择可以为票房注入一剂猛药,大幅提振行业信心,但它背后也隐藏着某些问题——即实际上我们能看的大片都会保守选择讲述相同的故事,未来,留给新人、原创、小制作的空间,在春节档肯定不会太多了。

当《哪吒2》创新影史票房纪录时,我想为其欢呼是众望所归,是大众对国产电影崛起的期待。但我们同样也需要正视这些大片面临相似的问题:制作是大了、特效是多了,但在剧本打磨、角色塑造上,仍有许多改进的空间。

如果一味追求“大而全”、“合家欢”、“零出错”,这将真正动摇观众走进电影院的决心。毕竟,我们不想看到所有的大片都在讲同一件事——如果不讲这些,还可以有好的电影、高工业化的国产电影吗?2025年,我们期待新的狠角色。


作者 | 李婧

自由撰稿人

排版 | Amethyst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益 起 推 荐

关 注 【 益 起 映 创 学 堂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