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1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王明说了这样一段话:
1.首先须学习马列主义——不仅政治理论,而且军事理论;只有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然后才能运用和民族化,因此,必须加紧学习马、恩、列、斯学说;
2.不能庸俗化和牵强附会;
3.不能以孔子的折中和烦琐哲学代替唯物辩证法;
4.不能以中国旧文化学说来曲解马列主义,而要以马列主义来了解和开发中国文化;
5.不能在“民族化”的误解之下,忽视国际经验的研究和运用。
王明说的这段话,可以说,句句没提毛主席,却句句都在针对毛主席。
中央召开这次六届六中全会,就是为了纠正王明在抗日战争中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思想,并批判他的教条主义,因此,王明说这段话,其实就是在对毛主席进行反击。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关于毛主席的思想,通常认为有三个来源,一是马列主义,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三是中国革命的实际经验,这三者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各取所长,才造就了毛主席的成功经验和思想。
在毛主席看来,这三者都很重要,没有谁先谁后之分,忽视了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取得革命的成功。
但是,在王明这种人看来,这却是非常错误的,没有把马列主义放在首位。
王明在21岁就开始去苏联留学,因为他记忆力惊人,对马列主义的书籍倒背如流,而且口才便利,演讲起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成为党内著名的“理论家”。
尤其是王明受到了共产国际的欣赏,让他在中国共产党内青云直上,很快就掌握了大权,因此,他对共产国际自然是马首是瞻,对共产国际的指示也是言听计从,完全不顾国内的实际情况,对共产国际的指示生搬硬套,结果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毛主席就曾经说过:“许多同志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所以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这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特别是对于中级以上的干部,害处更大。”
王明在1937年11月回国后,带回来的就是共产国际的指示,要求共产党要服从蒋介石政府的指挥,在蒋介石政府的领导下共同抗日,还提出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把毛主席制定的“独立自主”的抗日原则都给推翻了,对我党的抗日事业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因此,这次中央召开六届六中全会,就是要打倒王明的这种错误思想。
而王明说的那段话,就是他对毛主席的反击,认为毛主席根本不懂真正的马列主义,只是在用“中国旧文化学说来曲解马列主义”,不是学习马列主义的正确方法。
看看王明说的那五条,虽然没有说毛主席的名字,却每一条都在针对毛主席,可惜他不知道,他所认为的“错误”,其实正是毛主席的“正确”。
学习马列主义当然很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但是,如果不熟悉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像王明这样只会背诵马列主义的教条,就只能是失败的结局。
中国革命的惨痛经历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当王明说出那段话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少人站在他这一边了。
王明在“众叛亲离”之下,也不得不检讨自己的错误,在会议上说:“我之所以犯教条主义的‘左’倾路线的错误,不是偶然的,这是由于丝毫不懂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基础,完全不懂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完全不研究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经验,以及简直不懂国际经验和民族传统的结果,尤其是没有群众工作经验和没有群众观点,以及小资产阶级社会出身的劣根性作祟的结果。”
从这段检讨来看,王明还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的,但实际上,这只是他迫于形势做出的表态而已,从他后来的表现来看,他并没有真的这么认为。
(参考资料:《王明传》《历史选择了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