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政治舞台风云变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一系列言行引发广泛关注。根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冯德莱恩在“欧盟大使会议”上谈及中国,称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将是对华关系发展的重要年度 ,其相关表态被外界解读为对华态度有所缓和,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深层原因?又与所谓的“中方逐客令”以及美国被抛弃的传闻有着怎样的关联?
冯德莱恩(资料图)
先回顾一下中欧关系的发展脉络。多年来,中欧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经济上,双方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数据显示,中欧之间每天的贸易额相当可观,达到约23亿欧元,庞大的贸易往来使得双方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紧密相连。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为欧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工业制成品、生活消费品等;而欧盟的高端制造业产品、先进技术以及优质服务等也在中国市场有着广阔的需求。
例如,德国的汽车、机械制造产品,法国的奢侈品、航空航天技术,在华都拥有大量的消费者和合作项目。在政治上,中欧作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力量,在全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多边主义等国际事务中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和合作空间。
然而,此前冯德莱恩在中欧关系上却有着不少争议性的举动和言论。2023年4月,冯德莱恩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一同访华,访华结束后,她先是沉默了十多天。再次发声时,她在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上的演讲令人玩味。她虽称赞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认可中国在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称中国向现代经济强国、全球主要参与者和许多尖端技术的领导者转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也强调与华“脱钩”不可行、不可取且不切实际。但同时,她又重申欧洲对华战略核心是“经济去风险化”,甚至把中国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做出的努力视为威胁,这种自相矛盾的言论,无疑给中欧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冯德莱恩(资料图)
而所谓的“中方最强逐客令已下”,这一说法源于此前冯德莱恩一些不利于中欧友好合作的行为,使得中方对其态度有所变化。在国际外交场合,外交礼仪和互动是关系亲疏的重要体现。当一方做出损害双边关系的举动时,另一方自然会通过行动表达不满。
虽然没有明确的“逐客令”文件或强硬声明,但从外交互动的细节和后续的交流安排上,能明显感受到中方态度的转变。这让冯德莱恩意识到,继续以往的对华态度和策略,将严重损害欧盟与中国的合作关系,进而影响欧盟自身的利益。
再看近期冯德莱恩火速“求饶”般的态度转变。2025年2月4日她在“欧盟大使会议”上的讲话,有着明显的语气缓和。她提及中欧关系的重要性,称欧中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如何管理这段关系,将直接影响欧洲未来的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她表示要重新平衡关系,确保欧中贸易和投资符合欧洲的经济和安全利益,继续推进“去风险化”策略的同时,也强调有与中国进行建设性接触的空间,甚至提出可以在某些领域达成协议,进一步拓展双边贸易和投资合作。这种态度的转变并非偶然。
冯德莱恩(资料图)
从国际形势来看,一方面,美国政治局势的变化给欧盟带来了巨大压力。特朗普若再次上台,其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可能会对欧盟产生重大冲击。此前特朗普就有对欧盟征收高额关税的言论,这让欧盟经济面临巨大威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贸易战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欧盟不想成为美国贸易政策的牺牲品。
另一方面,欧盟自身在经济发展上也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来,欧洲经济增长乏力,能源危机的后续影响仍在持续,内部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急需拓展外部市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市场潜力巨大,经济发展韧性强、活力足,自然成为欧盟寻求合作的重要对象。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美国被彻底抛弃了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欧盟在调整对华政策,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意愿,但要说彻底抛弃美国还为时尚早。美国与欧盟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有着长期且深厚的联系。
冯德莱恩(资料图)
在政治上,北约组织将欧美紧密捆绑,在军事安全方面,欧盟很多国家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在经济上,欧美之间也有着庞大的贸易和投资往来。而且,欧盟内部并非完全统一的声音,不同国家对美国和中国的态度存在差异。像东欧一些国家在政治和安全上更倾向于依赖美国,而西欧部分国家则更看重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所以,欧盟在平衡欧美关系上还需要谨慎权衡,不会轻易做出彻底倒向一方而抛弃另一方的决定。
不过,欧盟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对于提升自身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与中国在贸易、投资、科技、环保等领域的深入合作,欧盟可以减少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增强自身经济的独立性和抗风险能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欧盟与中国携手合作,也能在全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提升自身的话语权。
对于中方而言,我们一直秉持着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发展对外关系。中欧建交50周年是一个重要契机,中方愿意与欧盟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战略沟通和政策协调,增进互信,拓展合作领域。但同时,中方也会坚守自身的原则和底线,对于损害中方利益的行为不会坐视不管。未来中欧关系的发展,关键在于欧盟能否真正认识到中欧合作的重要性,摒弃一些错误的观念和做法,以更加务实、积极的态度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
冯德莱恩(资料图)
总之,冯德莱恩的态度转变以及中欧关系的新动态,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下的产物。这一变化既反映了欧盟自身利益的需求,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而美国在欧美关系中的地位虽不会立刻被取代,但欧盟与中国关系的升温,无疑会给美国带来一定的压力,促使其重新审视自身的对外政策。未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将如何演变,中欧关系、欧美关系又将走向何方,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