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张婷婷

“韶山4型331机车需要拆压缩机电机线,更换压缩机,你派人过来拆压缩机电机线。”

“好的,我马上派石磊去拆电机线。”

2月6日,在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机务段太北检修车间小辅修库里,太北一包组工长申涌增不时接打电话,与调度员、材料科、验收室等部门联系,协调各项工作。他一天最多接打140多个电话,每个月通话3000多分钟。


申涌增仔细检查速度传感器接线盒。张秋生 摄

太北一包修组现有19名职工,主要承担段属和谐D3CA型、韶山4型电力机车,共计110余台小辅修、临修机车上所有电器部件及其电线路的维修保养,并对发生的“疑难杂症”进行“会诊治疗”。

为确保春运机车检修进度,申涌增每天格外忙碌。每天7时30分,他就到班组先是查看机车防遛,然后去了解当天的生产任务。8时10分,在班前会上,他给班组人员分配任务。随后,拿起工具包,与班组职工上车进行检修作业。

2015年12月,申涌增从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应聘到太原机务段,在太北一包组从事机车检修工作。由于他工作认真,技术过硬,2022年6月,28岁的申涌增被聘任为太北一包组工长,当时是太原机务段最年轻的工长。


申涌增在司机室排查机车故障。张秋生 摄

“有困难找工长”是班组职工的“口头禅”。作为班组的“领头雁”,申涌增总是哪里需要就到哪里,不管工作还是生活上,不计回报的提供帮助。工作中,他总结出“望闻问切”工作法。望:机车明显松虚短破痕迹寻检;闻:机车试验启动辨别声音异常;问:问乘务员故障模拟判断处理;切:仪表测量电频变化寻找根源。

当天,韶山4型7147机车电制时“预备”灯不灭,电制预备完不成,电阻制动无加馈电流。申涌增上车后进行低压试验,听接触器的吸合声,然后看4个牵引电机的接触器哪个没吸合。他发现4个电机接触器都吸合了,多年的经验实践,他判断肯定是其中某一个接触器的低压联锁没动作,导致励磁接触器不吸合。接着,申涌增就用万用表逐一测量低压联锁,发现第三牵引电机接触器的低压联锁的电阻无穷大,导致本节机车电阻制动预备不能完成,更换其低压联锁,排除了故障,使机车能正点上线路运行。


申涌增认真检查电控阀性能。张秋生 摄

“我要做到零故障、零缺陷、零误差。”工作中,申涌增常常把“三零”目标挂在嘴边。春节假期,他组织职工抢修了28台机车,为运输一线提供了优质机车。

下午,交完机车后,申涌增又组织职工对7日小辅修韶山4型机车进行高低压、制动系统等20多个项目试验作业。他把存在的“病情”进行汇总,便于进入小辅修库后开始“治疗”。

“近年来,我们的工作量逐年递增,去年我们完成了410台机车检修任务。作为班组管理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我要努力做技能提升的示范人,安全生产的守护人,班组文化的传承人,为铁路运输作出新贡献。”申涌增说。


申涌增正在检查轮轨润滑电子控制器。张秋生 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申涌增的带领下,班组打造成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检修机车“精锐之师”。近年来,班组荣获了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杯、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