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峡时报》2月6日文章,原题:陈振声表示,青年必须看到大城市以外的中国和多数族群华人以外的新加坡 新加坡教育部长陈振声表示,新加坡年轻人需要了解大城市以外的中国,而非认为中国各地几乎没有差别,同时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也应该意识到新加坡不只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社会。
陈振声说:“只有当我们的年轻人花费时间和精力真正深入了解彼此时,才会播下未来合作的种子,永远不要以为我们(在各方面)很相似。但即使我们不同,也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合作。”
实际上,正是因为存在国家之间的差异,新中两国才各自为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带来独特优势。陈振声6日出席2025年中新青年领袖论坛时说:“从经济到安全再到其他领域,中国和新加坡在所有的合作项目中都带来彼此不同的观点,并在相互尊重和深入了解彼此需求与问题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期待这一代青年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高举(两国)相互合作的火炬。”
陈振声还表示:“我们绝对没有理由找不到共同点,双方不仅要致力于解决或管理(各自的)国内问题、改善双边关系,还要为世界做贡献。”
在论坛上,陈振声还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让他们思考为什么这两个拥有不同历史的国家能以“独特”方式共同处事。他回答说:“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唯一原因是相互信任。这种相互信任建立在对彼此的深入了解之上,而非仅因为我们在文化背景甚至使用的语言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就认为我们双方很相似。”
陈振声认为,更深入的合作和了解对于新中两国应对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和全球安全秩序割裂等共同挑战至关重要。他鼓励年轻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广交朋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出“真正有价值的未来双赢合作主张”。
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的学生努法伊尔说,他很喜欢这个论坛,这让他想更多地了解中国及其文化。他表示,他从论坛中得到的主要收获是陈振声谈到的有关两个不同国家拥有独特特质的问题。“我很想知道他们(中国)对创新和领导力的看法,以及他们的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在这些领域的行事方法。”这名20岁的年轻人说,希望尽快前往中国一睹为快。(作者Gabrielle Chan,王会聪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