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以“扫货过年·‘圳’好团圆”为主题的深圳市罗湖区第一届全国地方特产博览会在深圳启幕。本届特博会设置了11个地方特色展馆、15个年味美食展和1个新春非遗集市,旨在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文旅沉浸式体验。

  作为本届特博会的流量担当,地方特色展馆由新疆、西藏、广西等11地驻深机构精心打造。广西馆的六堡茶、螺蛳粉;潮州馆的工夫茶、嵌瓷;西藏馆的藏香、唐卡、墨脱石锅;安徽馆的臭鳜鱼、霍山石斛、砀山梨……各地特色产品琳琅满目,每一件都是地方文化的缩影。

  “在这里,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各地的特色产品和民俗文化。”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刘潇介绍,在展位设置中,特博会重点对接新疆、西藏等东西部协作区、潮州等“百千万工程”对口帮扶区、江西等革命老区,并鼓励参展单位积极动员当地农户参与,以期实现市民开心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双丰收”。

  “我们带来了察隅县的农特产品以及非遗产品。猕猴桃和藏族的火腿比较受欢迎。”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察隅县(深圳)工作组组长,察隅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曹烨说。

  广东省山东烟台商会执行会长邹健介绍,此次山东馆组织了山东民营企业参与,带来了鲁花花生油等鲁花系列产品以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山东非遗产品花饽饽,展现了“好品山东、好客山东”的特质。

  “我们带来的玉米特别受欢迎,仅3天时间就卖了200箱。”吉林馆现场负责人、老爷岭(深圳)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国栋介绍,此次吉林馆组织了40余家企业参展,带来了来自吉林省9个地市州的500多款优质特色农产品。除玉米外,还有人参、大米、杂粮杂豆、木耳等,都非常受欢迎。

  家住南湖街道的郑慧告诉记者:“我从网上看到活动消息后,第一时间来到了现场。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其中很多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特别是人参、灵芝等产品。在这里买,不仅价格合适,还能保证是正品,非常棒。”

  罗湖区商务局副局长颜坤鹏表示,此次特博会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文创产品前来展销,年味美食街也是诚意满满,市民游客可以来这里品尝中药奶茶、港式糕点等,还可以挑选“深圳手信”、罗湖本土特色产品、环球潮流美食等,一站式满足采购需求。

  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舞动非遗闹新春”非遗演绎及岭南文艺演出、“巧手非遗庆丰年”非遗互动体验、“舌尖非遗过大年”传统美食集市等系列非遗主题活动轮番登场。

  在非遗集市,众多市民踊跃参与,体验剪纸、风筝制作等手工技艺;深圳云片糕、罗湖安琪糕点、沙井蚝、老北京冰糖葫芦等多种美食亮相,让大家感受舌尖上的非遗;在非遗作品展区,萃华珠宝花丝镶嵌技艺、麦秆画、天津泥人张、内画、景泰掐丝珐琅画等非遗精品,让市民近距离领略非遗的魅力。

  夜幕降临,“深潮非常秀”锯琴音乐会、粤剧粤曲艺术戏曲专场以及《偏偏喜欢你》粤语金曲演唱会等专场演出,为市民在逛展之余增添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我们希望通过味觉、听觉、视觉等多维度的沉浸式体验,让人们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年味。”刘潇说。

  “这里年味好浓!每个展馆选品都很有特色,还能现场试吃,已经买了不少,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各类非遗体验活动也很好玩、很精彩,能让我们深度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香港市民黎生说。

  “希望借助特博会平台,推进政府、辖区企业、各地驻深机构及属地企业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交流与合作。”刘潇表示,目前,特博会平台已促成广西馆参展方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全球总商会达成合作意向,促成西藏馆、山东馆等参展单位与各地企业达成大额合作意向100余万元,引导海吉星消费帮扶中心收集广西壮锦、湘西竹编、墨脱石锅等非遗产品资源,推动开展“中国非遗出海外”项目。(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