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领域迎来利好消息,展现蓬勃发展活力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 月 7 日股市开盘,机器人指数触底反弹,机器人 ETF 早盘交易活跃且多次出现溢价。春节联欢晚会上,宇树人形机器人 H1 精彩登场,此前 1 月 30 日,特斯拉公布 Optimus 机器人量产计划,2 月 5 日,Figure AI 宣称在端到端机器人 AI 方面取得突破,种种迹象表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前景一片光明。
AI 手机领域获政策大力扶持。国家持续加大对 AI 产业的支持力度,重点聚焦 AI 手机领域。据悉,未来数月内,针对 AI 芯片、操作系统及智能硬件等 AI 产业链的利好政策将陆续出台。受此影响,2 月 7 日 AI 手机板块午后强势爆发,有望助力我国在全球手机市场提升竞争力。
在航天通信领域,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开展超高速星地激光通信试验,实现 100Gbps 的传输速度,极大地提高了遥感卫星数据传输效率,为我国航天遥感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对气象监测、资源勘探等工作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领域同样传来捷报,由中国海油设计研制的全球首套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在珠海成功试运行,能实现 99.999% 的高纯度制氢,有效降低制氢成本,为海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动力,为全球海水制氢贡献中国方案。
商业航天领域,星河动力成功发射谷神星 1 号遥 16 运载火箭,将多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中国在固体火箭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在商业航天领域的竞争力,为航天事业发展增添新活力。
2 月 5 日,江西省举行省市县三级一季度重大项目联动开工暨 2025 年重大项目推进大会,1534 个重大项目同步开工,总投资额达 6600 亿元,将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带动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
深圳福田区召开 “一榜三令” 高效执行机制暨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出 70 个首批开工及新春复工项目,总投资超 2100 亿元,加速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2 月 3 日,无锡地铁向 “五线共建” 所有在建项目发出复工复产动员令,明确蛇年地铁线网滚动开发、加速织密、尽快开通的目标,将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春节假期期间,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龙湾区海塘安澜工程(蒲州水闸至炮台山段海塘)施工现场依旧忙碌,工人坚守岗位。该项目总投资约 16.2 亿元,建成后将大幅提升龙湾区海塘防潮能力,保障沿海地区安全。
长沙新建成的霞凝跨线桥、丁字湾驼峰大桥顺利通车,大大缩短了城区与湾田国际建材城的通勤时间,有效缓解区域交通压力,优化交通流量,提升城市发展品质,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2 月 7 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盛大开幕,这是自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综合性冰雪盛会。此次盛会首次吸引柬埔寨和沙特阿拉伯参赛,中国派出 170 名选手参与所有项目角逐。
2024 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 1 万亿美元大关,增速显著,结构进一步优化,旅行服务成为增长亮点,知识密集型服务稳健提升,有力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华为与卫健委联合推出 “息壤” AI 医疗系统,基层医院可免费接入,仅需 3 秒就能生成个性化治疗方案,目前已覆盖 2.8 万家乡镇卫生院,有助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化。
中国首艘内河大型清洁能源滚装船顺利下水,另有三艘在计划建设中。建成后,将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是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推动内河航运朝着环保、低碳方向转型。
国内首条万吨级智能光伏组件回收生产线在湖北正式启动,该生产线提高了回收效率和部件纯度,实现自动化与环保处理,有效解决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成本高的难题,推动光伏产业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