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美石台》杂志的主编色大叔,一直痴迷于各类奇石美玉。
2017年的7月,听闻云南正举办一场盛大的奇石展览,我满怀期待,迫不及待地奔赴现场。
展厅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各地的精美石头摆满展柜,每一块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目不暇接。
我穿梭其中,认真品鉴每一件展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最主要的,还是给“美石台”寻找与挖掘有用的新闻素材。
当我不经意间在35号展厅欣赏一块画面简洁、主题一目了然的海洋玉髓的时,戈壁36号展厅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
强烈的好奇心,以及作为记者独有的敏锐感,驱使我快步凑上前去。
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双手紧紧捧着一本奇石杂志,眼睛急切地在展柜中搜寻着什么。
她眉头微微皱起,嘴里还不时嘟囔着:“到底在哪呢?”周围的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小声议论着。
终于,小姑娘的眼睛定在了一块海玉上,瞬间亮了起来,兴奋地跳了起来,大喊:“找到了,就是这块《山人遗墨》!”
她的声音清脆响亮,一下子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
这时,一位看起来像是石头主人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微笑着问:“小姑娘,你确定是这块吗?”
小姑娘用力地点点头,把杂志递到男子面前,指着上面的图片说:“叔叔,您看,就是它,一模一样!”
男子接过杂志,仔细端详了一番,笑着说:“看来小姑娘眼光不错啊,这可是这里的明星宝贝,最少最少要200万。”
很快,交易就开始了。
小姑娘有些紧张,脸颊微微泛红,但眼神中透着坚定,直接说道:“叔叔,我真的特别喜欢这块海玉,我愿意出100万。”
男子听后,轻轻摇了摇头,脸上依然挂着笑容,不紧不慢地说:“小姑娘,你是真心喜欢,我也能看出来,可这价格实在是差得有点多,它的价值远不止这些。”
小姑娘咬了咬嘴唇,思考了片刻,鼓起勇气说:“那160万呢?叔叔,您就卖给我吧。”
男子还是摇了摇头,耐心解释道:“这块海玉的质地、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你看这只鸟,像不像八大山人朱耷画着?160万这个价格,还是不够。”
周围的看客们都静静地看着,偶尔交头接耳,小声猜测着最终的价格。
这时,这块“山人遗墨”的真正主人回来了,他一听才开价200万,直接委婉的拒绝了眼前的小姑娘。
“实在抱歉,这块海玉我从未打算卖,刚刚是我朋友不知情,才开价200万,在此我真诚的向您道歉。”
小姑娘一听这话,顿时急了,她一次次加价,从180万到200万,再到240万、280万,每一次报价,她的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双手也不自觉地握紧。
而后来才到的宝主始终面带微笑,礼貌地拒绝。
最终,小姑娘无奈地叹了口气,离开了展厅。
看到这里,我以为这场交易就这么结束了。
没想到,回到浙江东阳后,我偶然听说了后续的故事。
小姑娘竟然带着她的父亲刘先生,一路追到了宝主的家乡——赤峰。
当父女二人再次见到宝主时,刘先生诚恳地说:“老板,孩子实在是太喜欢这块海玉了,我们也是真心有诚意,您就开个价吧。”
宝主见他们如此执着,也不好再拒绝,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刘先生以350万的价格,成功拿下了这块心心印印的《山人遗墨》。
这块天价海玉“山人遗墨”的成交,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奇石的魅力,也见识到了买卖双方对天然藏品的执着与坚持。
作为《美石台》电子杂志的主编,突然回忆起这件事,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个精彩的故事,让更多热爱奇石的朋友可以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