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当下,贸易政策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经济领域的连锁反应。近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成为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美联储多位官员纷纷发出警告,警示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美东时间周三,美国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古尔斯比率先发声,他的警告如同一记警钟,在经济领域回荡。古尔斯比指出,美国当前看似经济总体强劲,劳动力市场 “似乎” 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通货膨胀率下降并接近美联储 2% 的目标,一片向好的表象下实则暗藏危机。目前美国面临着供应链的一系列新挑战,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像火灾、飓风、主要港口的桥梁碰撞、运河堵塞、码头工人罢工威胁等,还有地缘政治混乱、移民问题,而高额关税的威胁和贸易战升级的可能性更是重中之重。
贸易战对2025年房价的影响复杂多面,难以一概而论,但整体趋势是止跌回稳,市场分化明显。
一、市场分化
核心城市占据优质交易量的80%,房价相对稳定或有所上涨
非核心城市进入长期调整期,房价可能下滑
二、政策影响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房贷利率可能降低,利好楼市企稳。
2025,中国楼市何去何从?
归结为一句话,2025年,中国房地产止跌回稳,形成未来发展新阶段的起点。
2025年楼市将呈现三大趋势:
1、市场分化:20%的核心城市(一线、强二线)占据80%的优质交易量,非核心城市进入长期调整期。
2、模式转型:房企从“高周转”转向“精品化+轻资产运营”,代建、物业、长租公寓成新增长点。
3、政策理性:不再追求短期量价反弹,而是通过保障房、城市更新等长效机制实现“软着陆”。
众所周知2020年那一轮美国降息带动了中国国内信贷宽松,间接也导致了房价的爆发,当下国内房地产市场陷入调整的很大原因也是因为这一轮爆发式上涨。
归结为一句话,2025年,中国房地产止跌回稳,形成未来发展新阶段的起点。在2025年,房地产将不再对中国经济形成负拉动,止跌回稳后,在未来15年、20年,房地产将随经济同步增长,这是会出现的新格局。
除了专家开始看好2025年房地产见底,对于房地产来说,特朗普的第二次上台,明显利好更多。
短期人民币贬值预期依然很大,手握大量现金的投资者便会更加关注资产的保值增值,尤其是那些在经济周期中表现稳健的资产。房产,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房产,历来被视为抗通胀的“避风港”。
首先:美国最近将再次降息。
债券交易员认为,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在本周的会议上更有可能降息50个基点,而不是25个基点。与美联储利率决议挂钩的掉期合约显示,美联储本周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超过50%,相比之下,上周交易员们几乎完全排除了这种可能性。这使得两年期美国美国收益率回到两年来的最低水平,并将美元指数拖累至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过去几个交易日市场押注的逆转增加了美联储9月政策会议的风险。对于经济需要多少政策支持,以及美联储决定以大幅降息来启动宽松周期将发出什么信号,投资者的观点存在分歧。
众所周知2020年那一轮美国降息带动了中国国内信贷宽松,间接也导致了房价的爆发,当下国内房地产市场陷入调整的很大原因也是因为这一轮爆发式上涨。
当然中国房地产市场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美联储降息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国内的房地产政策、市场供需关系、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结构变化等对楼市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关键。
这只是开始,全球降息潮出现。
美联储持续降息,意味着全球降息潮已经正式开启。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3.3%,较去年10月预测值高出0.1个百分点,原因是通胀放缓将使各国央行得以继续降息,以支持经济扩张。
报告预计,2026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3%,2025年和2026年全球通胀分别为4.2%和3.5%。具体来看,IMF预计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2.7%,较此前预期上调0.5个百分点。报告指出,世界经济正在逐渐恢复至疫情前的增长势头,但是各经济体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在发达国家中,欧元区的经济增速较慢,预计2025年经济增速为1%,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主要包括制造业疲软,消费者信心低落,以及能源价格冲击。
其次:外贸利空,会使得国内房地产政策继续大幅度宽松。
国内再次降息也是难免,很快会出现降准降息!
2025年开年第一期LPR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1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均较上期维持不变。
不过今年的货币政策基调是“适度宽松”,所以今年接下来的“降准降息”力度会加大基本上是很确定的事情了。春节后,货币政策估计就会发力了。随着接下来“降准降息”的推动,流动性将会保持宽松,这将利好楼市的企稳。而对于当下的情况,实施流动性宽松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具体到楼市,流动性宽松对于楼市来说肯定是利好,这意味房地产行业能够以更低成本获取更多的资金,有利于缓解目前的债务问题。同时对于购房者来说,能够降低其购房的综合成本,刺激楼市的需求变得更加活跃。
中原地产研究院预计:新政房贷在2025年年底平均跌到2.5左右,这对购房者来说是一个特大利好!
2024 年末房地产市场已现筑底企稳迹象,成交翘尾,在市场低基数与政策多重刺激下,行业销售预计全面触底2。中泰证券的观点则相对保守,预计 2025 年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跌幅有望收窄,从 - 15% 左右回升到 - 5.0%,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可能仍在 - 10.0% 左右。
以杭州为例,前期市场下行时部分地块土拍溢价率高,热度凸显,如萧山北干东地块溢价率高达 76.5%,乔司宅地溢价率也达到 48.8%2。但自 2024 年 10 月份起居民购房需求回暖,楼市呈阶段性企稳向好态势,不过在 2025 年 1 月杭州楼市成交数据又出现下滑。这说明尽管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市场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政策效果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楼市的政策继续宽松井喷
在市场需求疲软、房价下行、市场竞争加剧等背景下,8-9月整体房地产市场销售去化受阻,“以价换量”成为去库存常用手段。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低位运行,重点房企销售降幅仍较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过程。前期的政策影响逐渐减弱,整体看购房者信心仍然不足。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
930开始的系列政策主要影响了京沪等一线城市,特别是深圳、北京和上海二手房市场出现了企稳现象。市场热了3个月。
降息叠加后续的降准,对于国内房地产企业而言,融资成本会降低。这将有助于房企增加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利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周转和项目开发。
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会影响国内购房者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市场可能认为经济环境将更加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房价上涨的预期增强,从而进一步刺激购房需求。不过,如果购房者对未来经济形势仍存在担忧,这种预期的改善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政府可能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稳定房地产市场。
2025年1月截至春节前(1月1日至1月27日),30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较去年同期增长4.0%;受春节假期影响,1月末网签量出现明显回落,初步统计,1月全月30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约11%。二手房方面,2025年1月截至春节前(1月1日至1月27日),重点20城二手住宅成交套数同比增长19%。受春节假期影响,1月末网签套数也明显回落,初步统计,1月全月20个重点城市二手住宅成交套数同比增长约3%。
经过多轮政策宽松,虽然2025年1-2月份会因为假期影响,成交量远低于2024年四季度,但预计2025年3-4月份市场出现“小阳春”可能性明显增加。相比一二线城市的“小阳春”预期,2025年的三四线城市返乡置业潮继续相对冷清,且趋势上看,三四线置业市场较为饱和,很难再有明显升温。整体来看,普通消费者对房地产的关注降低,春节返乡置业话题逐渐消失,市场期待更多的一二线城市房地产政策继续稳定预期,降低购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