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但作为一种价格不菲的新型疗法,它真的能给头颈部肿瘤患者带来希望吗?
张叔今年65岁,2年前因下咽癌手术后出现远处转移。当时医生建议他尝试免疫治疗药物帕博利珠单抗(俗称K药)。张叔听说这个药一针就要几万块,犹豫了很久。但经过详细检查发现他的CPS评分高达90分,医生认为他很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最终张叔决定试一试,结果用药3个月后肿瘤就明显缩小了,现在已经存活2年多,生活质量很好。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患者适合使用免疫治疗呢?最近,熊本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一项针对5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些重要线索。
研究发现这些重要特征:
CPS评分很关键 CPS是一个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反映了肿瘤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水平。研究发现,CPS≥20分的患者2年生存率达到65%,而CPS在1-20分之间的患者仅为30.6%。也就是说,CPS评分越高,免疫治疗效果可能越好。
2.首选治疗效果更佳
研究显示,将免疫治疗作为首选用药的患者,2年生存率为53.1%,而作为二线及以后治疗的患者仅为7.7%。这提示我们,对合适的患者来说,免疫治疗越早用可能效果越好。
3.副作用也是"好事"?
有意思的是,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患者预后反而更好。16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常见的包括皮疹、甲状腺功能减退等,2年生存率达到58.3%,而未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仅为34.2%。这可能提示免疫系统被有效激活。
4.远处转移不一定是坏事
传统观念认为远处转移预后差,但研究发现单纯远处转移的患者2年生存率反而达到48.7%,高于局部复发的21.4%。这打破了我们的传统认知。
那么,一旦开始免疫治疗,需要一直用下去吗?
研究中有6例患者因各种原因中断了治疗。其中4例患者即使停药后依然保持疗效,但2例出现了进展。分析发现,用药时间可能是关键 - 治疗时间越长,停药后维持疗效的可能性越大。
专家建议:
对于CPS≥20分的患者,可以考虑将免疫治疗作为首选;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不要太担心,可能反而是好事;远处转移患者同样可以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如果治疗效果好,建议坚持足够长的疗程。 需要注意的是,免疫治疗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选择合适的患者、合适的时机开始治疗很重要。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选择。
最后提醒大家,本文提到的研究结果来自日本的54例患者,样本量相对有限。医学在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循证医学证据帮助我们优化治疗策略。如果您或亲友遇到类似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咨询,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你看完文章后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参考资料:Miyamaru S, Murakami D, Nishimoto K, Orita Y. Identifying factors for pembrolizumab eligibility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J Cancer Res Clin Oncol. 2025 Feb 7;151(2):67. doi: 10.1007/s00432-025-06121-0. PMID: 3991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