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过去的七个年头里,老美对华为等中企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制裁,什么长臂管辖、芯片禁令、三方协议,所有能用的手段都用了。老美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通过筑起技术的高墙,把我们中国的高科技产业给遏制住,好巩固他们自己在科技上的霸权地位。
但事实上,美国这霸权主义的小九九算是打错了。我们中国的科技,面对他们那严密的封锁,非但没趴下,反而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就说那麒麟芯片吧,都快被逼到绝境了,结果又站了起来;还有那TikTok,火得是一塌糊涂;再加上我们国产的AI大模型DeepSeek,那也是横空出世,震惊四座。这一切都预示着,美国的科技霸权快要撑不住了。
更让美国心里头不是滋味的是,他们专门针对华为这些企业搞的出口管制,结果就像一把双刃剑,不光伤了我们,还反过头来把美国自己的供应商给捅了个透心凉。像高通、英特尔、英伟达这些大佬,因为货出不去,营收惨淡。还有些小厂,比如赛灵思,直接就给整破产了。
按说这局面,美国该醒醒了吧?结果人家还跟打了鸡血似的,特别是特朗普一回来就对着全球贸易抡起了重锤。不光要给我们中国的商品加10%关税,还提出了个特别不要脸的要求:让我们中国接下来四年,每年从美国买至少5000亿美元的农产品和石化能源,加一块儿就是2万亿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15万亿!你说这不是明抢是什么?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是国际贸易协议,而是赤裸裸的霸权胁迫!美国还以为中国是十多年前那个任人欺负的小弟,妄图拿他们的核心技术优势来绑架我们的市场,逼我们妥协。
有一说一,老美开的这15万亿的单子,里面猫腻多了去了,大豆、牛肉这些农产品,占了四成以上。要知道,这些东西是美国中西部那些州的命根子,也是共和党的票仓。去年大豆出口跌了那么多,农场主们都急了,说再不管就要换票投了。
特朗普这所谓的“贸易保护”,说白了就是为了讨好那些背后的金主。还有页岩油、天然气这些石化能源,也被他们强行塞进了采购清单。因为新能源转型太快了,他们那些供应商,比如科氏工业,背了一屁股债,快扛不住了。所以他们就急着找我们中国当冤大头,想让咱们大规模采购他们的低端货,这样既能安抚那些企业,又能缓解他们在高科技领域的贸易逆差。
从2020年开始,我们跟美国的贸易逆差就越拉越大,半导体这些机电产品占了一大半。原本我们是高通、英特尔这些企业的大客户,结果因为他们老封锁我们,短短几年,他们对我们的出口就跌了快八成!波音飞机也是,被我们反制得不行,现在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都快没了。
反过来看看我们中国的企业,比亚迪、华为这些硬核科技企业,遥遥领先,5G通信、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这些技术,都成了中国智造的名片,在全球市场上吃香得很。
如今美国眼看自己的霸权被动摇了,急眼了,现在竟然想强买强卖,拿大豆这些低端货和石化能源来换我们放弃高端产业的升级。这回他们可是打错了算盘。我们中国今非昔比,跟美国斗了七年科技战,什么场面没见过?
再说,靠美国?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过去吃过太多这种亏了,要是全听美国的,把农产品和能源进口都交给他们,万一哪天他们翻脸不认人,那我们可就惨了。
就拿能源来说吧,我们现在的天然气进口来源多元化,中俄管道、澳大利亚、卡塔尔都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工业体系的正常运转和升级。而且我们现在的天然气进口价格,只有美国页岩气的三分之一,我们肯定不会花高价买他们的。
特朗普这15万亿的天价清单,看似凶猛,其实正好暴露了美国产业的空心化。高端制造他们搞不定,低端商品我们又不要,他们就只能靠政治勒索来壮胆了。但这招注定是要失败的。
反过来想,美国对我们“要价”越高,反而说明我们走的路子是对的。从“一带一路”到“双循环战略”,再到RCEP和金砖国家的扩容,我们中国正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带领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此,你们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