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AI生成

美国跨境卖家开年迎来暴击,跨境物流企业也忙的一发不可收拾。

“这两天忙疯了。突然取消,没有丝毫缓冲时间。”够快(GOFAST)供应链创始人陈曦对钛媒体出海参考说道。

作为主营美国清关派送服务的跨境物流企业,2月4日特朗普签署的关于加征10%关税和取消800美元免税政策的行政令生效后,很多来自平台和上游的客户涌向陈曦,纷纷询问应对措施。

取消800美元以下商品的免税政策,也就意味着美国原来的免税清关模式T86作废。Shein、Temu等平台进入美国的直邮包裹,就主要依赖T86模式。行政令生效后,够快(GOFAST)供应链曾经尝试申报T86,但页面显示ENTRY CANCELLED。

T86作废后,跨境直发包裹将不得不走常规报关模式通道T01或者T11。原来的T86除了免税外,只有系统费用和人工费用,而T11除了系统费和人工费,还有税金和海关收取的处理费。海关收取的MPF处理费,空运每票收取2.62美金,海运每票收取7.85美金,国际邮件收取11.78美金。

加征的关税也将在这一环节体现。额外征收的10%关税使用新的海关编码9903.01.20。在原有关税基础上,如果原来免税,则关税为10%;如果原来是25%,则加征后为35%。

陈曦告诉钛媒体出海参考,100元的商品,税金就要40元,税金和申报费用相加,直接去掉货值的一半。

“我们有在途本来免税的部分,现在面临要交几千万的税。”陈曦说道。在和平台不断地开会研究中,平台正在想办法承担税费。

与跨境物流服务商不同的是,UniUni是北美本土的尾程派送物流企业,承接了很多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最后一公里”的派送业务。对于取消800美元以下商品的免税政策,对UniUni来说就像“靴子落地”。

UniUni 创始人兼CEO Peter曾对钛媒体出海参考表示,“估值百亿、数百亿的平台客户,他们的战略能力和公关能力非常强。他们有充分的预案,在加拿大做了应对性的清关转变。在美国,他们积极地从全托管模式向半托管模式转变,从航空小包模式转换成本地发货。即使亚马逊平台上的包裹,来自中国制造的包裹数量也占绝大多数。而且供应链搬回美国本土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事情。”

不过,为了应对该项政策带来的影响,UniUni也在不断争取多元化、本地化的客户。

随着美国市场800美元以下商品的免税清关模式不再适用,中国以低价策略为主和小包直邮为主的商家和平台,无疑将增加经营成本。对于客单价较高商家来说,反而不受影响,可以通过集装箱以一般贸易形式报关的方式提前消化关税带来的影响。

而面对取消“小额豁免”政策的风声,部分跨境平台去年已经开始调整运营策略。Shein在美国开设了配送中心和供应链中心,并且免费开放其欧美仓,协助卖家提前海外备货。Temu推出半托管模式,将部分商品提前囤至美国仓库,并且不断吸引本土商家入驻。

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小包直邮的商家。据陈曦表示,美国这波政策调整将导致最终成本预计增加40%-50%,这对直发跨境卖家影响很大。直发小包将失去低价优势,空运货量可能直线下滑,更多卖家将选择海外仓。

在各个平台的运营模式调整之下,海外仓发货已经逐渐成为美区卖家的主流模式。据跨境眼数据显示,2023年1亿-3亿元规模的卖家,使用第三方仓的比例达到78.57%。2024年数据显示,保守估计,因为中国平台“半托管”业务崛起和亚马逊FBA分仓后拥堵等原因,全行业在美国新增海外仓200万平以上。

在小包直邮优势失去之后,美国海外仓或将再次迎来春天。

一位跨境物流从业者向钛媒体出海参考表示,自平台推出“半托管”以来,做海外仓一件代发的客户需求在不断增加。海外仓的发货将成为跨境商家的趋势。他还透露道,去年公司重点在欧洲海外仓,今年将会拓展美国海外仓服务。

货代行业资讯平台壹流融媒预测,未来海外仓模式将迎来新一波增长,并带动小件一件代发,海外仓中转,售后,库存处理等服务。

据陈曦表示,小包直邮加上税可能成本会比海外仓还贵,但是海外仓的周转率会比较低。海外仓囤货之后,商家要承担卖不出去的风险。跨境商品卖不出去基本就只能清库存或者丢掉了。而产品的销量很难预测。

当下的物流企业都在寻找应对的方案,部分跨境商家准备提高售价。与此同时,政府陆续出台海外仓支持政策。2月6日,海关总署的官方信息平台“海关发布”公告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发展出口退(免)税的有关事项”。其中,纳税人以出口海外仓方式出口的货物,在货物报关离境后,即可申报办理出口退(免)税。

罗兰贝格《预见2025:中国行业趋势报告》提出,面对日趋紧张的地缘政治局面,中国越来越容易受到全球动荡局势的影响。在短期内,中国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限制措施。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出口模式正在围绕着目的地、产品和贸易模式三个维度转型。其中,在目的地转型上,中国更多转向了全球南方市场和欧洲市场。在模式转型上,中国需要寻找新的全球化模式。在很多情况下,这意味着中国企业要在国外建设生产与物流基地,服务海外市场。

在去年全球“小额豁免”政策收紧之下,跨境商家、平台和物流运营成本增加已经可以预见。即使由于关税原因成本增加,面对美国这样的大市场,众多企业依然愿意顶住压力,努力开拓。

根据Adobe Analytics的数据,2024年美国Cyber 5(从黑色星期五到网络星期一的连续五天)的电商销售额达到历史性的411亿美元,增长了8.2%,高于去年7.8%的同比增长。

除了连续增长的市场空间,全球对于中国制造业的依赖还在增加。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进一步预测,到203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全球占比有望进一步升至45%,美国、日本和德国则分别降至11%、5%和3%,总和不足20%。

在全球价值链重塑的背景下,中国越来越深地融入与美国甚至全世界的整个产业链条中。在中国跨境企业受到关税影响之后,美国亚马逊、沃尔玛等与中国企业深度合作的企业也不能幸免。被挤压的利润空间,最终消费者买单。

面对特朗普四处挥舞的“关税大棒”,中国跨境电商或将迎来动荡的一年。海外仓或许成为这波风浪中为数不多的受益者。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杨秀娟,编辑 王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