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金华市婺城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有关金华建设规划部分内容整理如下:


高桥—马海地片区谋划实施城市更新

聚焦城市品质蝶变升级。始终坚持系统考虑、超前布局、拆建并行。长湖湾片区加快长湖湾综合活动中心、水系综合整治工程等项目建设;未来时尚中心加快婺州古城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城北(新狮)片区完善车头社区基础设施;高桥—马海地片区谋划实施城市更新,实现各片区有序发展。推动老旧污水管网分片区更新改造,新改建雨污水管网20公里,深化海绵城市示范建设,全域提升基础设施品质。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00套以上,建成安置房3500套以上,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临江园区拓展空间1200亩,高桥区块调整增加工业空间500亩,长湖湾片区拓展空间800亩

系统布局做大产业平台。加快拓展先进制造业平台,力争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2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以上。飞扬平台拓展空间1000亩,加大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集聚,谋划布局新能源汽车高端零部件产业园,加快推动朗岳科技、润华机电、凯卓立智造等项目落地开工投产。临江园区拓展空间1200亩,加快合成生物和新材料产业集聚,建成投用倪家、临江两个产业服务中心,推进森瑞斯生物、环亚包装、中科芯微等项目落地开工投产。高桥区块调整增加工业空间500亩,重点布局生命健康产业园,启用睿丰康研发生产基地。长湖湾片区拓展空间800亩,重点布局空天经济产业园


加快陆港枢纽建设

加快陆港枢纽建设。高质量推进“公铁水”联运体系建设,力争完成综合交通投资65亿元,加快甬金衢上高速、建武高速、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乾西作业区等项目建设,聚力推进枢纽能级跃升。以“港产城贸数”融合改革为抓手,统筹大宗贸易发展和应急物流、战略物资保障,开通货运航线5条,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增长50%以上,分别达100万吨、2000标箱,进一步融入华东国际联运新城发展格局


建武高速

以婺江为轴全面打通西市街、古子城、三江里“三大商圈”

加快消费挖潜扩容。抢抓“两新”政策机遇,争取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4000万元以上,加大消费券发放力度,举办各类促销活动不少于60场,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6%。创新消费场景,新培育夜间经济项目2处,加快建设邻里中心4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0个,进一步拉动社区消费。开展重点企业“工贸分离”“住餐分离”行动,新增“工贸分离”企业3家以上,入库商贸企业30家以上。以婺江为轴全面打通西市街、古子城、三江里“三大商圈”,推动西市街商圈改造升级、闲置商场重组整合,优化布局江北商业业态,拓展首发经济、首店经济,培育打造消费新业态。

加快推进数理医学院等项目建设

筑巢引凤搭好科技平台。持续建强师大创新城,加快推进数理医学院等项目建设。重点发挥浙师大金华科创园引擎作用,推动师大创新城南片区单元控规调整,加快集聚创新机构、引育创新团队。助力浙江光电子研究院申报全省重点实验室,浙师大网络经济创业园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搭建更高能级产业融通创新平台。


浙师大数理医学院效果图

支持浙师大创建国家大学科技园,科贸学校争创民办本科院校

全域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持续深化与浙师大、金职大、科贸学校等院校合作,支持浙师大创建国家大学科技园,科贸学校争创民办本科院校。加强科创人才引育力度,迭代升级产业人才学院,力争培育合作高校20所、产教融合型企业30家。力争入选省级以上人才计划15人以上,新增青年博士40人以上,青年大学生15000人以上。


力争浙中文化创意中心项目竣工,区图书馆、文化馆完成主体建设

推动文体事业普惠出彩。加快推进大型文化设施建设,力争浙中文化创意中心项目竣工,区图书馆、文化馆完成主体建设,打造婺城文化新地标。高质量开展“浙里说婺”“文化大过年”“视觉婺城”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新建新型文化空间3个,省级乡村博物馆2家、省级“文化共富村”2个,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0个以上。建设基层体育场地设施75个、“环浙步道”90公里,举办长三角骑行嘉年华、全国匹克球锦标赛等群众性体育赛事,进一步丰富群众公共文体活动

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出圈。加快双龙—婺州古城等千万级核心景区文旅深度融合,熊猫猪猪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提靓文旅发展品牌。助力婺州举岩打造省级非遗工坊,组织非遗活动50场以上,进一步打通“非遗+旅游”发展新路径。以四季为主题串联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打造跟着文脉去旅游等文旅特色游览线路10条,全域旅游人次超2200万。加大文旅项目招引孵化,新增规上文化企业3家。


加快新建新城实验小学

打造优质公共服务。全面做好省市区十方面民生实事。加快新建新城实验小学,有序推进区教育基础设施提档改造。加快集团化办学,重点打造教共体品牌7个,推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深入开展学前教育改革,力争公办园招生占比达80%,打造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的“婺城样板”。加快区人民医院扩建,争创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探索提升区中医医院、妇保院、康复医院运营服务质效,高质量推进基本医疗服务。改造提升村级卫生服务站点20家,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达5人,持续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来源:今日婺城 等综合

最终规划进展解释按官方实际发布为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