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夏高琴 南京摄影报道
“老板,今天能采草莓吗?”“能啊,来这个棚。”
春节假期最后一天,正从乡下返城的张先生中途拐了一道,带着家人来到南京市溧水区东屏街道的金色庄园草莓种植基地。张先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听朋友说这里草莓品质好,就带孩子来采点。”
枕山环水的溧水是南京市重要农业区之一,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在10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种植了2万多亩草莓。近年来,溧水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助推当地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品质草莓走出南京,走向全国,甚至出口海外,而金色庄园正是其中代表性龙头企业。
2月4日,《华夏时报》记者来到溧水东屏,走进南京金色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探寻溧水草莓的“甜”。
好果子是“种”出来的
背靠卧龙山,毗邻卧龙水库的金色庄园在全国已拥有8000多亩草莓种植基地,其中溧水就有5200多亩,而在2017年以前,金色庄园尚且还是一家做鲜果贸易的“中间商”。
“起初我们是给百果园供货的,2013年开始就把南京草莓运到深圳,当时的损耗率非常高,一方面运输、包装条件没有跟上,另一方面从果农收来的果子品质不一。我们越和果子打交道,就越有感触,好的果子不是挑出来的,而是种出来的,果体健康才不容易‘生病’,这也是金色庄园在2017年以后选择转型到种植业的主要原因。”金色庄园副总经理吴英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7年,金色庄园创始人选址溧水东屏建设1300亩草莓种植基地,后续在溧水区域内不断扩建至5200亩。转型种植业的金色庄园只想做中高端市场,在金色庄园总部的外墙上,巨大的红色标语“一颗安全美味的草莓”十分显眼。
如此大体量的种植基地,金色庄园采用分包制,农户租用金色庄园的种植大棚,使用金色庄园的技术、草莓苗、肥料等等,吴英强告诉记者:“我们的技术都是无偿分享农户的,如果我们遇到问题,我们还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到地里给他们解决,但同时我们也要求农户要按照我们的标准来种植,不是说农户想打什么药就打什么药,想打多少药就打多少药,对于违规药剂更是明令禁止。”
为了种出一颗安全美味的草莓,金色庄园采用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智能水肥一体化,再加上绿色生物防控技术等技术应用,近五年草莓种植过程中已减少超60%的化学肥料农药使用,在节水省肥、省工省力、高产高效之外,真正实现了安全又美味。
具体来看,每年公司都会让技术人员对每个种植大棚的土壤进行取样分析。“泥土一检测就知道多了什么少了什么,这块地缺钾就添钾,缺磷了就添磷,土好了,种下去的作物才能健康,才能抵御病虫害。此外,为了减少化学物质残留,我们都是采用生物有机肥来改良土壤。”吴英强告诉记者。
在草莓大棚里悬挂着的不少塑料瓶,也是一项绿色技术。“这是一种绿色生物防控技术,叫斯氏钝绥螨,能释放被称为‘捕食螨’的益螨,它们可以取食害螨与小型害虫,实现‘以虫治虫’‘以螨治螨’的效果。”吴英强向记者介绍,这类绿色生物防控技术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跟随吴英强,记者来到金色庄园草莓基地内,在这里常规地栽较为少见,普遍采用了超高垄栽培方式,以及高架栽培模式,一茬一茬草莓植株整齐长势茂盛,果实挂满枝头,整个大棚十分干净明亮。
让果子走出去,人留下来
好果子不愁销路,金色庄园已与百果园、Costco、山姆、盒马等知名商超建立供应链关系,溧水草莓已售往全国23个省市。
“可以说金色庄园已经是牢牢占据草莓的中高端市场了,其中占据百果园超50%、开市客100%、山姆超市30%的市场,还与盒马鲜生等大型商超建立了长期供货协议。”吴英强自豪地说道。
今年1月全国草莓集中上市,加上车厘子等降价影响,导致草莓价格在年前就出现下滑,甚至国内部分地区发生滞销情况,但金色庄园的草莓仍旧在正常出货。
吴英强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出货量预估在8000吨左右,较往年有所下跌,但整体还是较为稳健。”
2月4日下午,金色庄园公司员工尚未全部复工,但收货点已经堆满了农户新采摘下来的草莓。根据金色庄园的流程,农户将采摘的草莓送至收货点,首先我们收货点会现场进行农残检测,通过检测后再根据果实品质,例如大小、糖度、硬度等进行定级定价,检测完成后果子才入库。为了方便管控,金色庄园给每一个农户都发放了溯源码,一旦在C端出现问题,能够追溯到具体农户。
种植户正在等待质检
为了将这颗安全美味的草莓送向“餐桌”,金色庄园摸索出一套草莓运输保鲜技术。
“经过反复测评,我们发现适宜草莓贮存的果芯温度为2℃—5℃,因此,在草莓运输前通过预冷冷柜将果芯温度迅速下降,使果体变硬,并通过等离子灭菌储存技术,将草莓在常温下保鲜期延长至2倍,达到适宜运输要求。为了减少运输磕碰我们对运输车辆装置减震系统,甚至对车速也有要求,将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从60%降到10%以内,成功实现远距离运输。现在我们的草莓甚至运输到了香港,在东南亚国家也进行了销售。”吴英强告诉记者。
自2023年金色庄园成果取得出口资质以来,这片在溧水土地上长出的果实已成功销往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家。
采访尾声,金色庄园的收货点仍旧有满载着草莓的农户前来,吴英强告诉记者金色庄园合作的这些农户里既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既有中年农民也有青年大学生。
据当地提供数据,自金色庄园落户东屏后,自建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428户,每亩草莓至少增收4000元;“合伙人”模式55户,人均年净收入约150000元;订单纯收购模式4000户,每户草莓每亩地增收在2500元左右。同时,周边农户每年季节性打工的收入也有300多万元。
定湖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敬高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像我们社区就有几户村民参与进去了,这几年收入都不错。目前村集体这边也是在尝试和金色庄园进一步协同发展,不仅以合伙人方式参与草莓种植,金色庄园还在我们社区设立‘大学生合伙人基地’吸引高素质人才来到定湖。”
来自附近的村民正在打包
东屏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严明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让金色庄园项目顺利落户,街道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手续办理流程,并且在用工、融资、农民工子女入学等方面也为金色庄园开辟了‘绿色通道’,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助力金色庄园逐步成长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金色庄园落户后,也为东屏农业发展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机遇。”
事实上,近年来为支持草莓产业发展,溧水区出台各项支持政策,吸引人才入驻,促进项目落地生根。
寒冬未退,金色庄园的草莓大棚内却一片春意盎然,红彤彤的草莓挂满枝头,空气里散发着香甜的气味。不远处的村庄里隐约传来锣鼓声,乙巳蛇年,百里秦淮发源地的南京溧水四十余条大龙热闹起舞,在这个“非遗版”春节里,一颗一颗溧水草莓端上国人的餐桌。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