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比奥费尽心思想要拉拢拉美国家,然而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人把电话打到中国,还向中国抛出橄榄枝,绝对不能让美国阴谋得逞。
佩特罗
日前,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与中国领导人互致贺电,庆祝中哥两国建交45周年。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哥伦比亚商务部同时宣布了一个好消息,该国将新增一条通往上海的航线,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哥伦比亚宣布该消息时,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刚刚结束了对中美洲的访问,返回美国。在2月1日至6日,他开启了任内的首次外访,并且打破常规,前往了被称为美国“后院”的中美洲五国。
鲁比奥此行的核心目标,是落实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一方面, 中美洲是非法移民进入美国的主要通道。鲁比奥要求各国配合遣返移民、加强边境管控,并以经贸合作和关税威胁为筹码施压。
鲁比奥出访拉丁美洲
另一方面,鲁比奥此行也被视为干扰中国与拉美国家合作的一环。例如,萨尔瓦多因迎合美国“反全球化”政策获得支持,而巴拿马则因与中国建交,成为美方的重点施压对象。说白了,鲁比奥就是在向拉美国家施压,对抗中国在该地区与日俱增的影响力。
然而,就在鲁比奥强调“移民管控”和“巩固美国影响力”之际,哥伦比亚总统突然宣布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这一事件看似偶然,实则折射出拉美地区在中美博弈中的微妙立场,并且表明美国的强硬姿态并未完全奏效。
而哥伦比亚总统选这个时间点,很明显让美国脸上有点挂不住,大有“报复”的意味。这主要还是因为,佩特罗和特朗普此前在美国出动军机,驱逐非法移民问题上,发生了激烈争执,演变到最后,双方甚至以互加关税表达不满。
哥伦比亚计划开设新航线
尽管事情最终得到了解决,但是佩特罗仍抨击特朗普为“法西斯”。总的来看,哥伦比亚的“转向”绝非孤立事件,而是拉美国家在中美博弈中,寻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
长期以来,美国对拉美国家惯用“经济胁迫”,例如以关税威胁墨西哥、哥伦比亚接受移民遣返等。这种“霸权逻辑”显然不符合拉美国家的自身利益。美国这种高压政策,促使哥伦比亚寻求多元化伙伴关系,避免过度依赖美国市场。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为哥伦比亚提供基建投资和技术支持,且不附加政治条件。例如,哥伦比亚是拉美重要产油国,但深海勘探技术薄弱,中国的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和经验,可以为哥伦比亚提供帮助。
特朗普
此外,哥伦比亚太平洋沿岸港口升级需求迫切,中国在港口建设和运营上的优势,成为关键吸引力。
拉美国家普遍不愿在中美间“选边站”,而是追求战略自主。中美如果想赢得拉美国家的尊重,就必须坚持以“尊重、平等”的信念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