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发起制裁后,中国也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全面断供打响,特朗普态度180°转变。那么特朗普自救的底牌都有哪些?白宫对华示好是否被接受呢?

本月初,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以打击芬太尼药物为由,对中国所有进入美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然而芬太尼药物管控不当,这是美国自身的过错,和中国有什么关系?这摆明了就是随便找一个借口对中国发起制裁。



对此我国也不惯着,接连展开“三连击”反制。第一,商务部发布声明,对美国部分商品加征额外关税,其中煤炭、液化天然气征收15%的关税,原油、大排量汽车和农业机械等商品加征10%的关税;第二,依法对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进行制裁,将其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对谷歌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第三,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联合公告,对钨、碲、铋、钼、铟等两用物项进行出口管制。这些虽然没有稀土珍贵,但也是对美国的优势金属种类,也够美国军工企业喝一壶的。

尤其是第三项制裁,美国在武器装备生产和芯片制造时都需要这些资源,中国反制后,美国相关机构已经拿出了详细数据:如果这些关键资源全部断供,对美国军工每年至少造成150亿美元的损失,就算美国对外采购装备,也将多付出25%的成本价。

这样一来,特朗普的处境就显得有些尴尬,现在能够挽回这种对峙局面的底牌就剩下3张了。



第一,特朗普已经喊话乌克兰,要求其提供包括稀土在内的资源资源,从而换取美国继续提供军事援助;第二,特朗普依旧没有放过格陵兰岛的打算,不排除采取军事力量强行购买,这是因为格陵兰岛不仅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还有丰富的资源,如果能够夺取这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第三,特朗普还将目光对准了北极,这里也蕴藏了大部分资源资源,特朗普试图和俄罗斯达成一定协议,叫停俄乌冲突就是送给普京的“礼物”。



此外,在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就有些后悔了,主动喊话称,希望在未来24小时内和中方高层举行会谈。这个时间显然不太可能,但充分说明中方的反制已经将美国彻底打疼了,现在特朗普政府本着求和的态度来请中国高抬贵手。

不过从特朗普上台就加征关税的举动就能看出,中美两国对抗的局面已经注定,他降低对中国关税制裁的比例就是为了进行试探,看看中国的底线在哪儿。但现在造成损失的局面绝不是特朗普愿意看到的,所以主动选择和中方沟通,一旦中方接受了谈判,后续美国必然会增加其他条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