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同梦,亚洲同心”!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于2月7日盛大开幕,哈尔滨亚冬会共设置6个大项、64个小项,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将实现全项目参赛。
在今晚的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的入场仪式上,当东道主中国体育代表团进场时,全场爆发出了最热烈的欢呼声。冰城很冷,但现场氛围却如火一般炽热,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双旗手,25岁的宁忠岩和20岁的刘梦婷在入场仪式擎旗入场。
值得一提的是,刘梦婷虽然是吉林人,但却和四川成都渊源不浅。在2024年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她作为吉林与四川联合培养的选手参赛。近年来,刘梦婷每年都会到成都市新都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进行反季节训练,2024年更是在尖锋完成了两个阶段的训练。在成都打磨了技术的刘梦婷随后就在2025年1月勇夺2024-2025赛季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第三站的冠军,实现了个人在世界杯上的突破。
▲哈尔滨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进场,旗手宁忠岩(左)刘梦婷(右)图据央视新闻
尖锋负责人今年第一条朋友圈:
祝贺刘梦婷在世界杯上实现突破
“祝贺刘梦婷在2024-2025赛季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奥地利克拉福根站比赛中勇夺冠军!”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的负责人张魏发朋友圈的频率不高,有时候一年也就几条内容。2025年他的第一条朋友圈,就是1月初祝贺刘梦婷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上实现首冠。
▲刘梦婷 图据新华社
“刘梦婷今年能在世界杯上夺冠,我们感到很骄傲。”张魏对红星新闻记者说,“近些年,她每年都会到尖锋来进行训练,我们也为这些运动员提供了很好的训练条件,所以高兴是肯定的。其实,在尖锋训练过的运动员,无论是谁得到冠军,我们都感到开心。”
很多人知道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始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谷爱凌夺金。当时国家体育总局专门致电感谢四川省、成都市对于谷爱凌夺金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并指出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上的最后制胜一跳就是在成都训练的成果。这时外界才知道,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专门到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进行了秘密封训,这也让尖锋名气大噪。
▲新都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
张魏表示:“其实国家队选手来尖锋进行反季节训练,在时间上要早于北京冬奥会。”他介绍说,2017年尖锋旱雪场对外营业后,最开始还没有受到国家队的关注。但有一次国家滑雪队在国外的旱雪场进行反季节训练时,发现场地所用的旱雪毯是尖锋发明的“成都造”产品,而且成都也有专业的旱雪场。所以国家队自此开始在反季节训练时选择尖锋旱雪场。2019年6月,尖锋建成了标准的旱雪大跳台Big Air,7月就吸引了包括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的8支滑雪国家队,以及14支省级队伍来到这里训练,其中有17人最终登上了北京冬奥会的赛场。
去年刘梦婷到成都训练超过两个月
尖锋“黑科技”为运动员挑战难度提供保护
“2024年她两次来到尖锋,进行了两个阶段的训练。第一个阶段是6月19日至7月28日,有一个多月时间;第二阶段是在9月16日至10月11日,也是将近一个月。”据张魏介绍,去年的夏秋两季,刘梦婷总计在尖锋旱雪场训练了超过两个月的时间,也为她随后的世界杯夺冠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尖锋旱雪场除了声名远扬、远销十多个国家的“金针菇”旱雪毯外,还有一项“黑科技”——麦秆式落地气垫。尖锋大跳台旱雪大跳台Big Air的落地气垫也是尖锋自己设计的,这种麦秆式气垫里面有很多小管子,能使运动员在空中翻转落地后继续平稳地滑下去,而不会像传统的气包那样陷进去,这样更方便运动员去练习落地动作,也能审视自己全套训练动作的完整性,安全上也更有保障。
张魏说:“在真雪上,很多运动员可能没有办法去练习一些尚未掌握的超高难度新动作。因为新动作在不熟练的情况下,在真雪上练习很可能会导致摔倒后受伤。但在尖锋旱雪场的落地气垫上就不会,即便摔倒也在安全方面有保障。所以,运动员在这里可以去挑战更高难度的动作,他们在旱雪场上练习一百次,甚至是几百次,熟练后再去真雪上实施,这样可以更大程度上保护运动员的安全,也能促使他们去挑战更高的难度。”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上凭借偏轴空翻转体1620度拿下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冠军,这一动作在当时技惊四座。赛后谷爱凌也坦承,自己之前从未在真雪或蹦床上练习过相关动作,仅在脑子里想过,在尖锋训练时才因为有落地气垫的保护而开始练习,最终磨出了这一“大招”。
▲新都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
所以尖锋旱雪场提供的训练保障,不但帮助很多运动员顺利进行反季节训练,而且也能让他们以更高质量去挑战难度。在今年1月世界杯夺金时,刘梦婷在前两轮就高质量地完成了正滑左转两周偏轴转体1080、正滑右转两周偏轴转体1080这两套动作,两轮成绩都超过85分,凭借比对手更加稳定的发挥,刘梦婷最终拿下冠军。在去年“十四冬”夺得自由式滑雪公开组女子坡面障碍技巧金牌后,刘梦婷曾表示,在训练中,她往往把每一跳当成决赛的最后一跳。而尖锋旱雪场在训练硬件上的保障,也让这些运动员们有底气在训练中去勇敢挑战自我。
红星新闻记者 姜山 发自哈尔滨
部分图据受访者
编辑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