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人被诈骗分子蛊惑

心甘情愿将财物打包交给网约车

送到指定地点

因此蒙受损失

春节期间

泉州发生多起“线上诈骗+线下取钱”形式的

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为此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详细梳理了

典型案件、手段、特点

提醒市民注意防骗

案例:

“客服”称网课退款

女子差点被骗数万

日前

泉州的黄女士接到一个电话

对方告知其

2021年在网上报名的网课能退钱

让黄女士加QQ

然后进聊天群并下载一个APP

该APP客服让黄女士扫描二维码支付一万元,然后谎称操作失误,要取现五万八千元,叫滴滴车送到指定地点。黄女士不知有诈,准备取现金并叫滴滴车寄送。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收到反诈预警后,第一时间通知辖区民警赶至黄女士欲取款的邮政银行,成功拦截并帮黄女士保住全部现金,当时黄女士还一头雾水,不知自己遭遇诈骗。

无独有偶

市民赵女士收到一个包裹

包裹中有一份

退还课程费用的文件

赵女士曾购买过视频剪辑课程,便信以为真,于是扫码加入了一个陌生群聊,并在群主的诱导下,安装了一个APP。随后,客服主动联系赵女士办理“退费”。赵女士成功提现200元后,客服称剩余的课程费需要认购“基金”,以返利的形式退费。赵女士认购了“基金”并提现成功。

尝到甜头,赵女士再次认购了3000元“基金”,但当她再次提现时系统提示账户冻结。客服称解冻需要缴纳解冻金,且要求现金。按照客服指示,赵女士多次取现,并通过网约车、货拉拉等方式寄送至不同地点。赵女士发现账户中的余额仍然无法提现,才意识到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

市民谢某接到陌生来电

对方自称商学院客服

因虚假宣传被查处

对购买过课程的学员退费

因谢某确实购买过该课程,便信以为真。在对方诱导下,谢某多次转账充值,却无法退费。对方称其操作失误导致账户冻结,要求以现金的形式缴纳解冻金。次日,谢某根据对方的指示,将装有现金的纸箱通过网约车运送至某地。

提醒:

警惕四类网约车寄送现金诈骗

2月6日,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列举了常见的四类网约车寄送现金诈骗手段。

虚假投资理财类

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平台、短信等渠道引流,诱导受害人下载安装虚假的投资理财APP。当受害人投入一定资金后,诈骗分子会以“操作失误”“账户冻结”“数据修复”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取现金,通过网约车送到指定地点,才能解冻、提现或获得返利等。

刷单返利类

诈骗分子承诺按照要求刷单操作可获得返利,在前期给予受害人小额返利,使其尝到甜头,放下警惕。受害人投入大量资金后,诈骗分子以“任务异常”“系统故障”等为由,要求受害人取现金用网约车送到指定地点,否则无法返还本金和返利。

冒充身份类

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致电,称受害人违法犯罪,需要将资金转移至“安全账户”验资或缴纳保证金,要求受害人取现金用网约车送到指定地点,审查后会返还到账户。

网恋诱导类

诈骗分子与受害人在网上谈恋爱,取得受害人信任,以投资盈利为由,让受害人参与一些所谓的“赚钱项目”。当需要投入更多资金时,诈骗分子以各种理由让受害人取出现金,通过网约车送到指定地点。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提醒

市民在乘坐网约车时,应按照平台规定支付车费,不与司机进行任何形式的线下现金交易或非正规支付。如遇司机提出异常要求,如帮忙送现金等,要果断拒绝并及时向平台举报。

网上陌生人不论以何种理由,要求使用自有资金购买或为他人代购黄金、香烟或其他贵价物品,并要求以网约车快送、邮寄等方式送达指定地点,或派人上门取走的,都是诈骗。

消息来源丨海峡都市报闽南新闻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亮

转发告诉更多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