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九

编辑|司徒夜

“我希望有一天世界电影史的手册里会写成龙的名字,我要做一个在历史名人堂里的人。”

年轻时许下的愿望,成龙早已实现。



他的名字,是一个传奇,更是一个时代。

但是翻看成龙近几年的微博,却弥漫着一股可怕的气息。

这种气息,让人扼腕叹息,也让人不寒而栗。

难道属于一代人的时代真的要过去了吗?



01一个传奇的时代

6岁习武,17岁勇闯影坛。

发誓要将中国功夫推陈出新,走向世界。

因为成龙的出现,一种新的电影类型——动作喜剧横空出世。



他的《警察故事》系列、《A计划》系列等,开创了动作喜剧的先河。

不过,之所以称他为传奇,不仅是因为他是先驱。

更是因为他对待电影的态度。



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精彩打戏背后,是成龙一次又一次的“以身犯险”。

他的电影中,不靠特效来营造紧张感,全靠自己的血肉之躯。



《警察故事》中,为了追上犯罪分子,成龙用手中的雨伞伞柄勾住疾驰的公交车。

这个场面,看得人心中一紧,生怕他掉下来。

毕竟从飞速行驶的车上掉下来,可不是一件开玩笑的事。



而且除了要搭上公交车,还要躲避旁边驶过的车。



电影中还有另一个精彩镜头。

成龙站在商场的四楼,要随着灯柱跳下去。

这个镜头不仅可能因为高度受伤,也有可能因为触电受伤。



所以剧组工作人员高度重视,提前准备了二十多天。

开拍时,特技师不放心,特意往成龙的口袋里放了几张报纸,希望起到缓冲作用。

但他摆摆手,就把报纸丢到了一边。

从灯柱滑下去之后,他的手掌直接破皮肿了起来。

一旁的女演员——林青霞和张曼玉吓了一跳,抱着成龙痛哭。

不过即使自己受伤,他也为观众呈现了精彩的画面。



《A计划》中,他从15米的钟楼上一跃而下。



《醉拳2》中他身处火堆的画面,不是特效,都是真火。

拍完之后,成龙身上的衣服已经被点着,需要用灭火器紧急灭火。



电影《龙兄虎弟》中,有一幕是他要从山上跳到一棵树上,再从树上落到地面。

这个镜头拍了两次,导演觉得已经可以了。

但他觉得落地不够轻巧灵活,所以要求拍第三遍。

第三遍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那棵树突然折断,成龙直接坠地,脑袋还磕在一块石头上。

当时在场的很多人都觉得他这次可能挺不过去了。



《我是谁》中,他在鹿特丹大楼这一段,恐高的人隔着屏幕已经不敢呼吸了。



正是成龙一次又一次地“舍生忘死”,才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镜头。

也让中国电影在世界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成龙所创造的时代中,不只有他。

02微博中的“逝去”

在成龙身后,是同样“舍生忘死”的成家班

成家班由成龙一手创建,无异于他的“孩子”。



对于成家班,成龙说:

“我对他们的爱就像家人,他们就是我的世界。”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离别似乎成了人生的常态。

2014年,成龙发文:“昨天还在一起,痛!”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不过网友都猜测可能是成家班的兄弟。



2015年,正在片场拍戏的成龙,又收到了成家班兄弟离开的噩耗。

“我会永远记得跟你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言语之间,我们发现成龙也开始感知到:

年纪越大,面对的离别越多。



2016年,又是一次无声的告别。

这时候,成龙已经有了更深的感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人生,竟然到了要不断告别的阶段。”



而这个“告别”,近几年一直在持续。

从成龙的微博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真的一直在告别。

2017年10月24日,成龙的经纪人、香港电影界的“巨星推手”陈自强离开人世。



连成龙自己都说:“没有当年的你,就没有现在的我。”

这样一位重要的人离开,对成龙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然而陈自强离开不到一个月,他的另一位好友方逸华也离开人世。



方逸华是邵逸夫的第二任太太,也是邵氏电影公司的“大姐大”。

成龙初入香港影坛的时候,受了方逸华不少照顾。

2018年,成龙“送走”了金庸和邹文怀。



邹文怀给了成龙Jackie Chan这个名字。

前面提到过成龙在拍摄《龙兄虎弟》时从高处摔下,脑袋磕到石头上。

是邹文怀紧急联系一名瑞士的医生,成龙才活了下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成龙告别的人越来越多。

仅最近5年,他在微博上就告别了11个人。

有导演陈木胜、李行、元奎。

也有演员廖启智、楚原、王羽、郑佩佩、李丽丽。

还有一些其他领域的杰出人物:刘家昌、鸟山明、黄永玉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成龙的微博正在见证一个时代的落幕。

这一代人记忆里的人物,正在一个一个逝去。

难道时代真的改变了吗?



03时代的落幕

有多少人是看着成龙的电影成长起来的?

成龙对于我们,不只是一个令人尊敬的演员。

更是一种青春的象征。



近期大S 的逝世,也给很多人以一种“时代落幕”的感觉。

她主演的偶像剧,陪很多人走过了青春懵懂的时期。

她的突然逝世让网友感慨:

“她是第一个过世,让我觉得我的童年时代彻底告别的明星,甚至感觉死亡开始逼近的恐惧感!”



当陪伴我们长大的人开始离开,我们才逐渐意识到时代的“火炬”确实悄悄传递到了下一代人手中。

而我们能做的,只有珍惜美好的回忆。

成龙今年也已经70岁。

近几年有不少人唱衰他的声音,说他拍烂片,说他已无票房号召力。



虽然他的创作力有所下降,但他对待电影的态度却几十年如一日。

2024年上映的《熊猫计划》,成龙的敬业让多少年轻演员汗颜。

七十岁高龄,仍然坚持不用替身,亲自开着摩托车冲破玻璃。



在花絮中,即使露出疼痛的表情,嘴上也一直说着“没事”。



成龙曾经说过,他羡慕李小龙的谢幕方式。

如果有一天生命戛然而止,是不是就能给观众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应该在某一天突然消失,可能我永远不会这么做,但我只希望当时机来临时,会知道该停下这一切,也希望观众在评价我时不要太苛刻,就好。”



结语

我们应该庆幸,曾带给我们无数经典作品的成龙还在。

他给我们的不只是冰冷的回忆,还有鲜活的画面。

未来成龙的微博里,可能还会继续告别新的人。

属于我们的时代也终究会落幕。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



部分参考资料:
新京报|从辍学顽童走上巨星之路 成龙:一生相当于别人十辈子



新浪网|中国电影百年名人堂:成龙--永远的中国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