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在过境免签政策调整和成都市积极推动入境游支付便利化工作叠加效应下,成都入境游市场迎来大幅增长,接待入境游客1.6万人次,同比增长200.7%。乘着入境游“吸引力”,抢抓新春消费热潮,金融机构从做好网点服务保障的同时深入到“食、宿、行、游、购、娱”等主要消费场景,以更加便利的支付服务和产品让外籍游客畅享成都消费。

2月7日,记者在中国建设银行成都岷江支行营业大厅看到,一本本中英双语服务手册摆放在显眼位置,内容涵盖个人账户开户、外币兑换业务、涉外现金服务等涉及外籍游客支付业务的多个方面。“作为成都地区个人外币应急提钞服务网点,自今年1月以来,网点外币提钞共有56笔,其中春节期间发生了4笔。”据工作人员介绍,该网点为四川省个人外汇业务重点网点,除了配备四川建行第一台外币兑换智慧柜员机外,还配备了外语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为前来网点的外籍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兑换服务。



据了解,截至去年,全市可办理本外币现钞兑换银行网点1294个,银行网点个人外汇服务投放面扩大,外币兑换更加触手可及。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推动自助机具外卡取现功能升级,辖内18家重点银行ATM自助机具已实现外卡取现全覆盖。

用汇服务便利化不断提升,不仅在网点,还进一步深入到外籍游客在蓉消费的方方面面。春节期间,兴业银行成都武侯支行授权设立在四川环球通汇国际旅行社的外币代兑点,一位来自韩国的小伙子在此办理了美元现钞兑换业务。该韩国游客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旅游,在入住的成都武侯渝江皇冠假日酒店旁就能办理外币兑换业务,真是高效又便捷,相信接下来在成都的旅程会非常愉快。”

在都江堰支付便利化示范街区,为便利春节期间外籍游客消费,提升本外币支付便利化,中国工商银行成都分行对街区工行POS机全面提档升级,支持银联、维萨、万事达、运通、大来、JCB等六大品牌外卡收款。春节期间,工行成都分行组织行内精通外语的青年志愿者,支持特色街区旅游餐饮消费服务。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的支付产品正加快在成都落地。在成都市桐梓林国际社区的一场“外籍人士新春民俗”主题活动现场,工行成都分行向外籍人士推广了创新支付产品——“卡码通”。据悉,卡码通为银联非实名制预付费卡,兼具线上线下多种支付形式。外籍人士将该卡片绑定外卡、充值后,即可使用“卡码通”在境内消费支付,并可选择实体卡及扫码等多样化支付方式,有效满足其境内移动支付需求。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吴茜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 刘杨 编辑 卢娅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