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俄罗斯空军和乌克兰空军基本都可以被看作是“苏式空军”,因此在俄乌冲突之中,其实已经上演了一出出苏式战斗机之间的对决。俄罗斯空军之中的主力战机,是以苏-27、苏-30和苏-35系列为代表的“侧卫”系列战斗机,而乌军也同样拥有不少苏-27战斗机(包括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和战争期间获得的),而近期,俄乌两国空军也给我们上演了一出“侧卫对侧卫”的精彩好戏。
2月5日,俄军确认了,乌克兰空军的一架苏-27战斗机,已经被俄罗斯空天军的苏-30战斗机在空战中击落。而乌克兰方面也承认了这一消息,表示该苏-27的驾驶员博洛托夫上尉,“没有从战斗任务中返回”。俄乌战争打了这么久,总算有“侧卫系”战斗机的空战对决了,这确实是很难得。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此次俄军击落乌军战机的打击距离是130公里,虽然我们目前还不知道这个130公里究竟是俄军的开火射程还是导弹命中目标时的击落射程。如果是开火射程的话,那么,这是俄军的战机首次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击落强大的苏-27战斗机。不得不说,俄乌两军整体的作战水平确实是很高,双方部队的战力其实都可以排在世界前列。
笔者认为,俄罗斯的这架苏-30战斗机,之所以能够成功击落乌军的这架苏-27,很有可能是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俄军战机的机载雷达更加先进,探测能力更强。苏-30战斗机作为俄罗斯空军的主力战机,虽然服役多年,但是有证据表明俄军的苏-30一直在进行修修补补式的改进和小规模的升级。据相关资料显示,俄军的苏-30战斗机,至少有部分已经安装了较为新式的N011M型无源相控阵火控雷达。虽然在大家的眼中,如今有源相控阵雷达都应该已经“白菜化”了,无源相控阵雷达更是已经到了淘汰的边缘了。但实际上,在特定的情况下,即便是无源相控阵雷达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乌军的苏-27战斗机应该是苏-27战斗机较为早期版本的型号,这种战机在设计和制造时几乎没有考虑到隐身,因此,俄军的这种无源相控阵雷达对乌军苏-27的探测距离很有可能能够达到180甚至200公里。
而相比之下,乌军的苏-27早期版本,很有可能安装的还是非常古老的N001型火控雷达,这种雷达甚至还不如米格-31早期版本配备的“掩体”雷达,和大家已经“看不上”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属于是名副其实的冷战时期,甚至是冷战早期的产物。因此,在此次俄乌两军的空中交锋之中,乌军战机很有可能在还未发现俄军战机的情况下,就被俄军击落了。
当然了,要击落对方的战机,就不能不拥有先进的空空导弹。据相关消息称,此次击落乌军苏-27战斗机的,很有可能是俄军现役的性能先进的的R-37M导弹。这种导弹是一种体积非常大的远程导弹,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射程远,据称甚至可以达到300公里以上。这其实已经超过了俄军战机机载雷达可以探测的范围,因此,我们不排除此次俄军苏-30击落乌军战机之际,有获得了俄预警机或者地面大功率雷达帮助的可能。
那么看到这里,相信很多朋友可能就要发问了,既然俄军的苏-30这么厉害,可以一举成功击落乌军的苏-27战斗机,那既然如此,我们的自己“最强侧卫”——歼-16战斗机在同样的情况下是否也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作为名副其实的“最强侧卫”,歼-16战斗机在各个技术层面上甚至要比俄军现役主力的苏-35战斗机都要强,更不要说还不如苏-35的苏-30了。就拿机载雷达来说吧,如今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我军之中早就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了。装备了机载大功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歼-16战斗机,在探测能力方面几乎领先俄军苏-30一代以上,这么说甚至都还有点“保守”了。另外在机载武备上,我们的霹雳系列导弹的性能同样非常先进,传说中的霹雳-17超远程空空导弹的射程应该也不低于俄军的R-37M。因此,即便是在不算整个作战、预警、侦察体系的情况下,我们的歼-16在同样的情况下也必然能够打出比俄军苏-30更亮眼的战绩!
最后为大家解答一个问题,为何此前炒得很热的乌军F-16战斗机没有与俄军战机对决的记录呢?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乌军的F-16其实也是较为早期的版本,作战能力比较有限,而且F-16本身也不是以制空作战见长的战机。因此,乌军的F-16其实并不是拥有数百架先进重型战机的俄空天军的对手,再加上北约的掣肘,乌军的F-16大概率处于“坚守不出”的阶段,大家看不到其与俄军侧卫战机“打擂台”,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