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西风的罗盘,方能阅读正文《过年的四个重磅话题,家家都不想面对》

有个年轻的读者看了我春节期间的前两个话题,留言讲述了很多他与上一代之间的,也不能说是矛盾,只能说是意见不合。

他想问我,怎么去调解这种代际差异带来的分歧。

那么我首先告诉你,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代际分歧,有的只是什么?

是经历不同。

你让一个汉代的人,穿越到清代,他都很容易适应,因为社会整体变化很小,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思想上,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生活习惯上。

但是从清代到现代,短短一百多年,就很难适应了。

也就是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人是环境塑造的。

你和你爸妈,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分歧,如果你投胎变成你爸妈,给你他们的经历,兴许今天你的想法,就和他们一致了。

所以说,你改变不了你的父母,我也改变不了你的父母,如果他们看了我那天的内容,改变了,那只能是他们自己愿意做出的改变。

我从来不知道怎么去改变别人,更没有想过要怎么去改变世界,因为在我看来,改变自己的是神,试图改变别人的,是深井冰。

你只需要提高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你就可以提升自己。

俗称提升自己,迅速可以兼容世界,而不是反过来,每天指望世界升级一个版本,来兼容下自己。

春节档有本火出圈的电影叫哪吒2。

有些人被主角哪吒所吸引。

他从第一部“我命由我不由天”,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到了第二部,准备整顿下职场,改变下世界。

有些人则被配角申公豹所吸引。

申公豹在第一部里面就讲,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这是个伏笔,到第二部得以收尾。

有多少人在看电影的时候,默认是申公豹屠戮的陈塘关?

有多少人在看到其实哪吒父母是申公豹保护下来的,他独自一人面对三个龙王,为这个反转而震惊?

你觉得他一个小镇做题家,一个连公司福利都要省下来寄回老家的人,是扛不住利诱的;一个甘于当白手套的人,是没有原则的。

这一点,你知我知,申公豹亦知,所以他在上一部,就埋下了这个伏笔。

很多时候,你的父母未必全是见识老旧,而是他们半辈子走过来,见识过人心中的成见是怎样的一座大山。

你去看很多年纪大的人,非常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如果你纯在站在数据分析的角度,很多时候他们的决策,是不符合教育投资回报率的。

但是你站在他们那代人的经历的角度,你就会有别的看法。

他们也许是自己没有念过大学,比如念了个中专,就混社会了。那么磕磕绊绊很多年,吃过很多亏。

我们站在数据的角度,看问题是很简单的,似乎机会是相对公平的。

你有学历,没能力,门是可以敲开,但是给你机会,你不中用,那也没法子。

你没有学历,有能力,无非门敲了很久,弯路走了很多,但如果你非常要强,坚持砸那扇门砸到头破血流,依然有可能改变人生。

这个话,站在数据分析的角度没啥毛病,可是站在那个中专生的角度,那可是他的一生啊。

能听懂么?

那可是他的一生啊。

就像北京爱情故事里的石小猛,他一辈子都在念叨,清华只差七分,清华只差七分。

有些事儿,可能最后你走那条难的路,也走通了,但是那个过于残酷的过程,对你的伤痕,是抹不掉的。

我见过很多事业成功的人,其实已经没人在乎他有没有学历了,就像没人关心一个马场主到底会不会跑。

是他自己放不下。

曾经有过一个比我大一轮的企业主,和我私底下聊到这个话题。

我不理解他为啥弄了一堆名校的名誉博士,名誉教授,好像对他的事业也没啥帮助。

他跟我讲,这就叫伤痕原理。

我觉得学历好像没啥用,那是因为我是名校毕业的,我就没有经历过中专生混社会所要面对的那一切难关。

你没有经历过,你很难有情感上的体会,你只能从数据分析的角度说,好像没啥用。

但是他,作为当事人,在他还没有成功的很多年里,他要背着低学历的标签,他要背着很多人对他的成见。

你让太乙去理解申公豹,他也理解不了,因为他就没有被人欺负过,但是申公豹,是真的经历过。

他跟我对比过两代人的幼年,他小的时候,我们国家穷,我小的时候,我们国家也穷。

但他小时候,是真吃不饱饭的那种穷,到了我小时候那个年代,质不一定很高,但量肯定是管饱了。

所以他那一代人后来赚大钱了,就有更强烈的报复性消费的底层欲望要释放。

他讲的这个东西就叫做伤痕原理。

你去看一个人的肩膀,如果从小到大读书时期背的书包都是单肩包,那么常年被压着的那个肩膀,反而会高出一截。

你越是压它,它越是可能顶起来。

这就叫人越是缺什么,就越是在乎什么。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在试图治愈童年。

那么我们回到这个读者。

真正的分歧在于什么?在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经历的人,你想要完全没有偏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你对美国人有偏见,美国人对你也有偏见,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有偏见,下一代人对上一代人也有偏见。

总有些偏见是相似的,于是就会抱团,这就是成见的来源。

在春节的四个话题里面,我是讲了很多做父母的思维上的漏洞,但是,如果你是做子女的,你换个角度想这个问题,这是父母么?

不,这就是全世界。

你以为只是父母这样?不,全人类都这样。

当你发现父母身上有偏见,有成见的时候,你就该预料到,全世界的人,都这样,他们身上都存在偏见与成见。

你能像鲁滨逊一样找个荒岛,荒野求生么?

如若不能,那你最后不还是得像我那天第三个话题里说的那样,你要去处理这件事么?

我们之所以喜欢申公豹这样一个角色,难道是因为他会抱怨么?

不,是因为他始终选择面对。

你可以对我有成见,但我选择面对;全世界都可以对我有成见,但我还是选择面对。

成见是一座大山,没人能搬得开,但申公豹选择了搬。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命如薄纸,应有不屈之心。

所以他是生活的勇士。

鲁迅先生是怎么说的?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关注公众号,西风的罗盘,方能阅读正文《过年的四个重磅话题,家家都不想面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