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激烈战斗中,红三军团彭总指挥见战事不利,正准备亲自挥起大刀冲杀的时候,陈赓手持机枪带领干部团杀到。

机枪子弹打光后,陈赓抡起大刀奋勇冲杀,终于将敌人击溃。战后主席和周副主席请彭总指挥和陈团长坐下来一起吃饭,并对陈赓进行表扬:“这一仗打的好啊,陈赓啊,我把干部团交给你,算是给对人了,我看你将来能当个军长啊!”

彭老总在旁边也很高兴:“要说了解陈赓啊,我最起码比你早十年……”



还没等彭老总说完,陈赓“气愤”地把酒碗往桌子上一撴:“提起这个话我就生气,你还好意思提当年?各位首长,你们得为我做主!”

主席来了兴致:“有冤申冤哪,老彭欠你什么账,我可以给你做主啊!”

陈赓有主席“撑腰”,袖子一撸开始讲“评书”,彭老总抱着胳膊,笑眯眯地看着陈赓“表演”:“是这么一回事:当年哪,我们都在湘军,他当连长,我当个战士。我们那个连长欠饷,我说都是湖南老乡,你帮我说说,都挺不容易的,把那钱给我吧。结果你猜他怎么说?他说这得揍他呀,你得闹饷啊,你得揍他。我不敢呀,我说这不合适吧,他说揍他,揍完了他到我这儿来,我给你个班长当当。”

主席拍着大腿叫好:“哎呀,这个事好啊!先闹饷出口恶气,回头还能当个班长,这事太划算了嘛!”

陈赓做出一副“义愤填膺”的表情:“是这么回事啊,我就去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把我们那个连长三拳两拳打得半死然后我就投靠他去了。您猜怎么着?他自己惹上事儿,比谁跑得都快,早就不见了!”



周副主席饶有兴致地看向彭总:“老彭,有这事吗?”

彭总两手一摊,好像也有点“不好意思”:“这是真事,当时我杀了一个恶霸,自个儿还在那逃命呢,哪顾得上管他呀我……”

陈赓也笑了:“我本来就想去当个班长,结果跟他一样,兄弟二人双双逃亡!”

电视剧《彭德怀元帅》中的这段趣事,在史料中还真有记载,并不是陈赓将军说笑话,彭总的结发妻子刘坤模在《和彭德怀在一起的日子》(刊发于全国政协回忆录专刊《纵横》1989年第6期)中回忆:“年仅15岁的得华被迫离开家乡,到湘阴县当了两年半堤工,受尽了工头的欺压,挣的钱很少,养不了家。他又投奔湘军当了兵。他在湘军当过班长、排长、代理连长。1920年8月,他秘密派人杀了恶霸地主欧盛钦(其兄在赵恒惕处当少将参议)。第二年被告发遭逮捕,他中途逃脱到广东,后又回乡种地。我就是在这个时候与他结婚的。”

彭总杀了欧盛钦后逃回老家种地,就是子啊那个时候娶了“细妹子”:“婚后不久的一个晚上,得华问我叫什么名字,我奇怪地说:‘我不是叫细妹子吗?’他笑着说:‘细妹子是你的小名,你还应该有一个大名嘛。好比人家叫我钟伢子,这是我的小名,我还有一个大名叫彭得华呀!我给你起个大名,男者为乾,女者为坤。你应该做女中的模范,就叫坤模吧’!过了不几个月,他应好友黄公略之约,到长沙投考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考取后回家告诉大家,他已改名叫彭德怀了。晚上,他对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改名叫德怀吗?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我不想升官发财、置田买地,我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多为人民办好事的人,所以我改名为彭德怀。以后你就叫我德怀好了,我也注意不再叫你细妹子,一定叫你的大名坤模。”



彭总原名叫彭得华,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刘坤模的名字,也是彭总给取的。

刘坤模和陈赓可能都不知道,彭总用很轻松的语气说自己正在逃命,事实上当年的情况凶险异常,他任连长期间秘密处决了当地的大恶霸欧盛钦,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逮捕,并被五花大绑准备押往省城处决。

押解途中,同情彭总的士兵偷偷给他解开了绳扣儿,坐船过捞刀河的时候,彭总把负责押解的排长撞下水去,这才幸免于难,那些士兵对天放枪,也算是给“老连长”送行了。

彭总九死一生逃回老家,风声过后又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仍回湘军二师六团当连长,不久又任营长。



这里咱们一定要澄清一件事,那就是彭总后来又结婚,并不是他离开刘坤模,而是彭总戎马倥偬顾不上家庭,1928年离家并发动平江起义后再也没能回家,刘坤模在生活无着的情况下,于1935年做出另外的选择并生了一个女儿。

刘坤模回忆:“我与彭德怀的分离,是时代造成的悲剧。彭德怀在与他侄女彭梅魁谈及此事时曾说过:‘这不能怪我,也不能怪她。’后来,彭德怀和我始终保持了同志、同乡和兄妹般的友谊。”

彭总杀了恶霸欧盛钦逃回老家,他的好兄弟陈赓也只能跑路,那个被他打得半死的连长,姓什么叫什么已经没有人关心,史料中也没有留下他的名字,但是据知情人回忆,陈赓是湘军名将之后,武功也十分了得,被他暴打的连长当时也不敢发作,而是满口承诺要补齐军饷,但却秘密策划要暗中对陈赓动手。

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当然知道陈赓的人缘有多好,连长这边密谋下毒手,那边陈赓就得到了消息,他二话不说打包就走——陈赓家境较好,而且参军之前就上过学,“闹饷打连长”的时候,已经是上士班长了,彭总答应让他到自己的连队当班长,还真算不上升官。



陈赓因为只是打人而不是杀人,所以他离开湘军鲁涤平部六团二营后,并没有人追他。

陈赓回到老家,1922年进入主席倡导开办的自修大学,他是1916年加入的湘军,这样算起来,他跟彭总确实是早认识了六年,彭总可能是不不知道陈赓早就受过主席的教导,所以才有了“早认识十年”之说。

在所有的开国将帅中,陈赓也算比较有文化的,所以他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成了蒋校长和周主任都很器重的好学生,毕业后留校又当了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的学生队长、连长、区长,王耀武见了陈赓,也得恭恭敬敬地敬礼叫“长官”——王耀武称陈赓为“学长”,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在黄埔军校,陈赓不但是王耀武的“学长”,更是王耀武的“教官”。

陈赓不缺钱而闹饷,那是因为他与生俱来的正义感和勇气,他乐观豁达的性格,也让他在双方都有很多朋友,所以在疗伤时被捕,老蒋拿他也毫无办法:若杀了陈赓,天下人会说他“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另外,他是真心爱惜陈赓的才华,杀了又觉得太可惜,只好命令把陈赓押往南京“休养”。到南京后,陈赓真正受到了特殊“照顾”,不但黄埔军校时期的老同学纷纷前去探望他,而且允许他在整个南京市自由活动,衣食住行都有专人侍候,所以陈赓最后能成功脱险,是老蒋集团从上到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哪个小喽啰会不开眼地把陈赓再抓起来——谁让老蒋再为如何处置承恩而头痛,那他自己可能就永远都没有头痛的机会了。



陈赓家住湖南湘乡龙洞乡泉湖村,彭总家住湖南湘潭乌石镇乌石村彭家围子,主席家住湖南湘潭韶山冲,读者诸君去拜谒这三位先辈的故居,就会发现他们是真正的同乡,所以陈赓跟彭总、主席的关系,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老蒋念念不忘想把陈赓收为己用,那完全是不可能的。

彭总一怒杀恶霸,陈赓闹饷打连长,兄弟二人双双逃亡,这一逃,就逃出了一位元帅和一位大将,读者诸君看了相关回忆录,要想当年将帅风采,肯定也会感慨万千:彭总当连长杀恶霸的时候只有二十二岁,陈赓加入湘军的时候,周岁十三虚岁十四,跻身黄埔三杰的时候,也只有二十一岁,这两位将帅年轻时候的壮举,您是不是还了解更多?豪迈的彭总很有文化,儒雅的陈赓武艺高强,这可能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