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

2月7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春节后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会上,烟台市政协副主席、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松杰介绍了落实2025年“全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推进大会”塑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一揽子政策措施任务的相关情况。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宫海涛主持发布会。


据介绍,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烟台迈入万亿级城市行列的开篇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发展改革委锚定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强化政策赋能,出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12”一揽子政策措施任务、推动全市经济向上向优向好的若干措施等,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烟台加快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关键之年,塑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稳健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具有重要意义。2月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推进大会”,吹响了苦干实干抓落实、全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冲锋号。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发展改革委从去年底开始谋划2025年塑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一揽子政策措施任务,已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一揽子政策措施任务》具体包括1个分工、1个政策、10方面任务措施。其中,“1个分工”为《烟台市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分工落实意见》;“1个政策”为《烟台市2025年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措施清单》;“10方面任务措施”包括《烟台市2025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烟台市2025年全产业增量项目推进计划》《烟台市2025年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计划》《烟台市生产性服务业突破事项(第二批)》《烟台市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两表三清单”工作台账》《烟台市石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25年重点任务》《烟台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园2025年重点任务》《烟台市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烟台市社会领域2025年重点建设任务》《烟台市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改革试点方案》等文件。

《一揽子政策措施任务》起草过程中,市发展改革委重点围绕多出“干货”、多用“实招”,突出条目化、数字化、可操作,注重把握四个方面:

全面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突出取向一致性和实效性,努力使政策措施求真务实,为实现目标任务提供强力支撑。

牢牢把握绿色低碳主线。统筹发展形势与动能转换、以进促稳与先立后破,重点在项目、产业、资金、人才等方面,提出更具示范城市特色的针对性举措。

注重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既有贯穿全年、牵引发展的总体目标,又有着眼当前、推动一季度“开门好”的阶段性措施,既注重质的有效提升,又注重量的合理增长,确保以政策引领、撬动全年经济持续向上向优向好。

突出政策系统集成。聚焦改善预期、提振信心,综合“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突出绿色低碳,突出政策增量与存量的有机衔接,全方位梳理有关政策,切实做到一脉相承、形成合力。比如《烟台市2025年全产业增量项目推进计划》,梳理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万华乙烯二期等202个已投产但仍需扩大产值规模的扩量项目和530个计划投产且能形成一定产值的增量项目,统筹开展调度服务,预计为全市新增产值(主营业务收入)超2000亿元。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这几年烟台先后开通了山海、德润快速路、潍烟高铁,有效改善了市民出行条件。为推动烟台市基础设施更加立体化、系统化,今年烟台又谋划了《2025年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计划》,包括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G228丹东线烟台绕城段改建工程等135个项目,总投资达到3540亿元,建成后将会进一步优化市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再比如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未来产业方面,烟台制定了《烟台市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两表三清单”工作台账》,对先导区的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建设任务,省级支持政策争取分工,70家重点企业突破事项,总投资450亿元的100个未来产业重点项目,30个重点创新平台进行了明确,形成了实打实的抓手,预计将推动2030年全市未来产业产值达到1300亿元左右,突破关键技术30项以上。

总的看,《一揽子政策措施任务》始终贯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有的是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结合烟台发展实际提出的创新性举措,有的是过去有成效的政策措施的延续,兼顾了稳定与创新,既注重全局发展也注重精准施策,希望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大范围。另外,市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关注形势变化,加大政策研究、储备力度,适时再推出一批政策措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