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支名为《龟兹》的短片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视频中,一位身着墨绿色舞裙的舞者,在悠扬的龟兹古乐中翩翩起舞,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都令人惊艳。这个舞者,正是著名的新疆舞蹈家——古丽米娜。
《龟兹》短片取材于库车库木吐喇石窟壁画。这处始建于公元3-4世纪的石窟,经历了千余年的风霜洗礼,其中舞蹈壁画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龟兹地区多姿多彩的艺术生活。
壁画中的舞蹈类型多种多样,有持具舞、健舞、软舞、动物模拟舞等。舞蹈动作时而激昂刚健,时而柔美婀娜,融合了中原与西域舞蹈的多重特点,具有鲜明的对比性和艺术感染力。
古丽米娜独具匠心地将这些古老的舞蹈形象搬上了现代的短视频平台,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
她的演绎既保留了龟兹舞蹈跷脚弹指、撼头弄目等传统特点,又融入了自己多年来对新疆民族舞蹈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创新。
墨绿与橙色相间的舞裙,热情奔放却不失古典韵味,与悠扬的音乐相得益彰,令人如痴如醉。
这支魅力非凡的舞蹈视频,不仅俘获了中国观众的心,也吸引了众多国外网友的目光。
在小红书平台上,大量外国“TikTok难民”涌入古丽米娜的评论区,被这位来自新疆的舞者和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所折服。
一段惊艳的舞蹈,让人们再次见证了古丽米娜在舞蹈艺术上的非凡造诣。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位才华横溢的舞者,曾经也有过一段充满艰辛与坎坷,却也激励人心的追梦历程。那是在2014年,一个特殊的夏天……
时光倒回到2014年7月5日,《中国好舞蹈》总决赛现场。
身着白色铃铛服装的古丽米娜轻盈旋转,一支塔吉克族舞蹈在她的演绎下震撼全场。
那个瞬间,没有人知道她曾经在赛前犹豫过要不要参加这个比赛 —— 一个已为人母的大学舞蹈教师,是否还该站在这样的竞技舞台上?
评委黄豆豆看着她热情奔放又充满韵味的舞姿,不禁感叹:“她用舞蹈演绎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
当晚,这位来自新疆的舞者一举夺得冠军,成为2014年度“最受欢迎舞者”。
然而,这个荣耀时刻只是她人生的一个起点。从舞蹈教师到首位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个人专场的新疆舞者,从舞台表演者到电影主演,从专业赛事选手到开展公益直播课堂,一个舞者如何在不断突破中找寻自己的定位?一位来自新疆独山子的姑娘,又是如何用舞蹈串联起自己多彩的人生?
这个故事要从一个7岁女孩在少年宫看电视的午后说起……
舞动童年:一个梦想的种子
那是一个改变7岁小女孩命运的下午。在新疆独山子的少年宫里,正在播放古尔邦节联欢晚会的电视画面,古丽米娜看到了熟悉的面孔——她的少年宫舞蹈班同学正在电视里翩翩起舞。
“你的同学跳舞都上电视了,爸爸以后也能在电视上看到我女儿吗?”父亲敏锐地捕捉到女儿眼中的向往。
“我学舞蹈一定要上电视,以后还要教小朋友们跳舞。”小小的古丽米娜坚定地说。
这个承诺,她用了一生去兑现。
然而,通往梦想的道路从不平坦。“对于七岁的孩子来说,练习舞蹈的基本功非常困难,压腿、劈叉都会让我疼得嗷嗷叫。”古丽米娜回忆起最初的艰辛。但她没有放弃,年纪小小就开始参加各类舞蹈比赛。
8岁那年,天高海阔、披星戴月,年幼的她第一次尝到了远行的滋味: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大海。
不知当时登上飞机的她是否相信,她的梦想正朝着更高远的方向起飞;站在大海边,浪花拍打着礁石,仿佛激励她在艺术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一往无前。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以舞为梦:刻苦磨炼的岁月
从7岁开始学习舞蹈,古丽米娜就树立了自己的梦想。“我学舞蹈一定要上电视,以后还要教小朋友们跳舞。”稚嫩的话语道出了她的志向。
正如蝶犀川流不息,古丽米娜在一次次比赛中淬炼自己、提升自己。
16岁,古丽米娜第一次站上了“桃李杯”舞蹈大赛的舞台,那一刻,灯光与掌声交相辉映,照亮了她的梦。
“桃李杯”是中国舞蹈界最重要的赛事之一,有“舞蹈界的奥林匹克”之称。尽管这一次她只获得了优秀表演奖,但能与全国各地的舞蹈精英同台竞技,让她倍感振奋。
“对于这种高规格的比赛,我一直都非常向往。虽然那次只获得了优秀表演奖,但能站在全国决赛的舞台上对于我来说已经非常满足了。”古丽米娜在一次采访中回忆道。
如果说比赛是她追逐梦想的阶梯,那么名师的指点则是梦想绽放的助推器。
2003年,在第七届“桃李杯”的比赛中遗憾落败后,古丽米娜并没有气馁,而是暗下决心要再接再厉。她开始拜访几位著名舞蹈编导老师,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指点。
编导老师们被古丽米娜的才华和谦逊所打动,欣然接受了这个请求。在此后的一年里,他们为古丽米娜精心编排了一支难度极高的舞蹈,那就是《铃铛少女》。
谈到排练《铃铛少女》的经历,古丽米娜记忆犹新:“这是一支难度系数比较大的舞蹈,我整整练了一年,非常辛苦。”付出总有回报,凭借这支舞蹈,古丽米娜最终在第八届“桃李杯”上获得了表演二等奖。那一刻,台下老师热泪盈眶,台上少女泣不成声。
这份荣誉,既是她刻苦训练的结晶,也凝结着师者的心血。
此后数年,古丽米娜辗转于大大小小的舞蹈比赛,从省级赛场到国际舞台,古丽米娜的舞姿渐渐熠熠生辉:韩国首尔国际舞蹈大赛铜奖、意大利罗马国际舞蹈大赛“最佳舞蹈表演者”——一个个奖项见证了她在舞蹈之路上的成长,一次次比赛让青春的蓓蕾悄然绽放。
回望这段成长的岁月,汗水、欢笑、泪水相互交织,造就了一个不断突破自我的舞者。正如古丽米娜所言:“舞蹈是一项需要日积月累的艺术,只有坚持不懈地练习,才能登上更高的舞台。”
而这段刻苦磨砺的日子,也锤炼了她坚韧不拔的意志,成为日后她在舞蹈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
2008年是个不一样的一年,已取得诸多荣誉的古丽米娜在这一年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意外的决定——从比赛转向教学。
“那时,我几乎在所有赛事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且我成为新疆艺术学院的老师,就想做好本职工作。”她开始把比赛舞台交给自己的学生。
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在全国第十届桃李杯专业舞蹈大赛中收获了“优秀表演奖”、“表演二等奖”等荣誉,而她也多次获得“园丁奖”。
2014年,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来临:《中国好舞蹈》栏目组向她发出了参赛邀请。这一次,28岁的她却犹豫了。
“刚开始,我并没有答应,因为那时我已经有了可爱的女儿,又是个老师,还去参加这种比赛不合适。”但在栏目组的多次邀请和家人、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她最终决定接受邀约,赴上海参赛。
这个决定,将为她的舞者生涯开启一个全新的篇章。
绽放时刻:舞台上的光芒
2014年,古丽米娜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好舞蹈》的舞台上。一支维吾尔族当代舞,让她瞬间征服了导师和观众,所有人都记住了这个来自新疆的舞者。然而对她来说,这次参赛的心态却截然不同。
《中国好舞蹈》初赛现场
“我当时心态很好,就想去展示一下自己的舞蹈风格,没成想过了初赛,也没想到这个栏目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当时节目播出后,身边的朋友、亲人还有同事、学生,甚至很多不认识的家乡人都在关注我的比赛。”
古丽米娜回忆道,“我那时就觉得自己压力很大,因为我知道自己代表着新疆舞者,代表着大美新疆。”
正是凭着这股信念,古丽米娜完全投入比赛中。她不仅展示了新疆各个民族的舞蹈,也表现出了新疆舞者的综合素质,现代舞、爵士舞等,样样拿得出手。
▲《中国好舞蹈》决赛现场
(古丽米娜(左)买买提江(右))
在当时指导老师的训练营里,古丽米娜的每一天都在突破。她说:“在这个训练营里,学员每天都要抽8到12个小时学习不同种类的舞蹈,这期间导师会全程陪同。她要求学员带着故事跳舞,从眼神到肢体全面把握所要刻画的人物思想、感情和身份。因为这些都会倾注在舞蹈中,眼里有观众,才能把内心的情感传递给他们,而不是自娱自乐。”
2014年7月5日晚,历时3个多月的艰辛,古丽米娜带来的塔吉克族特色舞蹈“鹰舞”以及她表演的《铃铛少女》技压群雄,摘得年度总冠军并获“年度最受欢迎舞者”称号。
有网友说,古丽米娜夺冠并不意外。
28岁的年纪,各方面都处于巅峰,有思想,有技术,有阅历……还能传递正能量。这不仅仅是《中国好舞蹈》需要的舞者,新疆也需要这样的声音。
而在当时导师训练营里的日日夜夜,不仅让古丽米娜收获了荣誉,更与导师结下了深厚的师徒情谊。这份情谊,在她后来的艺术生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回到新疆的古丽米娜,已不再是单纯的舞蹈教师。2014年和2017年,她作为新疆文艺界代表参加了全国政协举行的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
2015年,她在国家大剧院举办《花之情》个人专场舞蹈晚会,一个月前门票就已售罄。她成为第一位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个人专场舞蹈晚会的新疆舞者。
《花之情》宣传照
荣誉和光环接踵而来,但古丽米娜心里清楚,这些都不是终点。
在《中国好舞蹈》的舞台上,她不仅收获了冠军的荣耀,更重要的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从舞台到银幕,从竞技到艺术创作,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正在向她招手。而她和《中国好舞蹈》中的导师的再度合作,也将为她的艺术生涯谱写新的篇章。
多彩人生:跨界探索者
2016年底,古丽米娜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转折。在新疆歌舞电影《你美丽了我的人生》中,她出演女一号。
故事讲述了舞蹈学院一对高才生情侣因误会分离,又因共同的追求而重归于好的感人故事。男女主人公以舞蹈为梦想,视歌舞为生命,倾力探索民族歌舞的现代化。
《你美丽了我的人生》宣传照
然而,正式的拍摄过程并没有那么轻松。正值新疆零下二十摄氏度的冬天,为了拍摄一场雨中舞戏份,与古丽米娜搭档出演男主角的著名舞蹈家玉米提被凉水浇了6小时,古丽米娜也在寒风中打着赤脚跳舞。
幸而这些辛苦都没有白费,凭借精湛的舞技和对表演的执着追求,玉米提和古丽米娜在片中不仅展现了传统舞、民间舞,还尝试了当代舞以及融合了现代舞的新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新疆多元一体的民族歌舞文化。
2019年夏天,古丽米娜又出现在《这!就是街舞2》的舞台上。这一次,她要和阿K、兔子这样的街舞高手同台竞技。
为了让两种舞蹈风格的碰撞更加精彩,她不断让两位舞者学习眼神的表达。
▲图片来源:@百度 《这!就是街舞2》现场
最终的舞台上,新疆舞蹈和街舞的火花让观众眼前一亮。这次跨界合作,不仅展现了古丽米娜作为舞者的包容与创新,更体现了她对舞蹈艺术无限的探索精神。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黑天鹅”让世界按下暂停键。但古丽米娜并没有停下舞动的脚步,而是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尝试。
她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开展了“以舞抗疫·用爱相守——古丽米娜公益课堂”网络直播教学。
这场网络“教学传艺”持续了两期,每期12天。每天下午4点,古丽米娜准时出现在直播间,为大家教授维吾尔族舞蹈基础训练组合、塔吉克族舞蹈基础训练组合,还有哈萨克族舞蹈经典作品《戴羽毛的少女》等。
13次直播,40多条舞蹈教学短视频,她的真诚和专业感染了无数观众。直播实时在线人数日均达5000多人,参与直播和短视频教学的总人数超过100万,视频播放量达2700多万。
公益课堂学员拼图
在众多学员中,有一位来自陕西宝鸡的笑小熙特别引人注目。2月初,她和父母先后感染新冠病毒。但在隔离病房里,她依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每天坚持参加古丽米娜的舞蹈课程,并按时完成作业打卡。
“昨天的视频,得到了古丽米娜老师的鼓励,这应该是近期最让我开心的事了。”在隔离病房的视频里,这个戴着口罩踢腿扭腰、原地跑跳的阳光小姐姐说道。
她的坚强感动了所有人,一段舞蹈视频在抖音平台获得了10.9万个点赞,3000多位网友在评论区为她加油打气。
2月18日,笑小熙康复出院。这个故事后来被选入中国文联主办的《坚信爱会赢——文艺界“以艺战疫”5·23特别节目》,古丽米娜和笑小熙隔屏演绎新疆舞,感动了全国观众。
“虽然没有华丽的舞台,绚丽的灯光,只要音乐响起,客厅、卧室、隔离病房,哪里都是我们最美的舞台。”古丽米娜说。
这份用心的付出,让她获得了2019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的荣誉称号。
从舞台到银幕,从街舞现场到直播课堂,古丽米娜在不断打破常规中寻找着新的可能。而这一切的尝试,都指向一个永恒的主题——用舞蹈传递爱与希望。在下一个舞台,新的故事正等待着她。
回望初心:舞者的传承之路
2018年,古丽米娜申请到了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乌孜别克族传统民间舞蹈的教育传承与编创研究”。在她看来,这个项目的意义远不止于舞蹈本身。
“申请这个项目的初衷是,更好地对当前新疆乌孜别克族舞蹈艺术进行传承与创新,使其保有自身文化内涵的同时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传承基础上,逐步创作出一些全新的舞蹈作品,以全新的题材、创作视角和表演技法来构筑一个具有时代感的舞蹈教学体系。”古丽米娜说。
作为青年民族舞蹈教师,她的教学工作很繁重。上午上课,中午一个半小时的芭蕾基训,下午继续上课,晚上经常有排练或交流活动。
在学校,她不仅教授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等各民族的民间舞,还担任现代舞、编舞技法课的教学。
“我生活在新疆这个歌舞之乡,在把原汁原味的传统舞蹈保护好的同时,还要吸收更多现代艺术元素,将我们的舞蹈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古丽米娜说,“我现在要考虑的,是怎样加强新疆民族舞蹈的传承、发展和推广。”
为了教学和排练,古丽米娜这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排练厅、舞台、研究课题中度过,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
不过随着女儿娜孜渐渐长大,排练厅和舞台反而成了母女共同的空间,但她从不后悔:“这是我身为一个新疆舞者的责任。”
《花之情》个人专场:塔吉克族舞《太阳公主》
“没有一种舞蹈叫‘新疆舞’,可观众都习惯这么说。”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的化妆间里,古丽米娜曾一边吃着烤羊肉就馕,一边等着造型师为她编辫子,还不时与记者交流着解释道,“新疆有非常多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的舞蹈都不同,我希望能让更多观众了解。”
从一个追梦的少女,到如今桃李满园的教师,古丽米娜用舞姿丈量着人生的宽度,用教学传承着文化的厚度。
在她的课堂上,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塔吉克族的鹰舞,乌孜别克族的费尔干纳……每一个舞种都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密码,每一个动作都承载着独特的民族记忆。
近几年,古丽米娜活跃在舞蹈教学和推广的第一线。2023年,她晋升为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授。
在校内,她倾囊相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舞蹈人才;在校外,她频繁奔走于各地高校和基层,用舞蹈讲述新疆的故事,播撒艺术的种子。
2021至2023年间,她先后参演多档央视节目,领衔主演舞剧《五星出东方》并斩获“文华奖”、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奖项。
同时,她还受聘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继续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新疆舞蹈的独特魅力。
而在公众视野之外,古丽米娜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母亲。
她的女儿娜孜,正是在耳濡目染中继承了母亲对舞蹈的热爱。在排练厅的一角,从基本功训练到民族舞蹈动作,从手位到眼神,她像教其他学生一样,一丝不苟地教导着女儿。
这个画面,让人想起多年前,那个怀揣舞蹈梦想的小女孩。如今,她不仅在实现着自己的梦想,更在将这份对舞蹈的热爱传递给下一代。
“舞蹈是没有边界的语言,”她常常这样告诉学生,“当我们跳舞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在跳一支舞,更是在讲述一个民族的故事。”
如今,这个故事已在娜孜心中生根发芽,必将伴随着《龟兹》短片的动人旋律代代相传,直到遥远的未来。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