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全球地缘冲突与经济挑战加剧,导致发展受阻,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缓慢,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受到的冲击最大。近年来“全球南方”国家发起了非洲大陆自贸区、“一带一路”等倡议,旨在通过加强南南合作应对共同挑战。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在埃及等非洲国家投资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和贸易联通。面对日益分裂的世界,发展中国家更要团结协作,共创美好未来。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奥萨马·戈哈里
(Osama El Gohary)
埃及总理助理
埃及内阁信息与决策咨询中心主席
地缘政治冲突和全球经济放缓、高通胀、供应链中断、债务上升等全球性挑战破坏了世界经济稳定,其中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冲击最大。其结果是,发展成果出现倒退,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遇阻。根据世界银行2024年的年度报告,全球大约有7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每天的生活费不到2.15美元。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发布的《全球发展报告2024》强调,世界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道路仍然不确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不能满足日益相互联系和快速变化的世界的需求。
在一个日益分裂的世界,加强多边主义至关重要。报告呼吁重振全球治理体系。建立以规则为基础、尊重各国利益和发展道路的国际秩序,是应对当前复杂挑战的关键。发展中国家必须团结起来,确保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全球趋势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全球南方”面临许多发展障碍,包括增长缓慢、债务上升、不平等加剧、气候变化影响、技术获取受限以及融资不足等,社会发展也处于十字路口。虽然在教育和医疗卫生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获得优质服务方面的差距依然存在,持续影响着弱势群体,特别是在“全球南方”国家。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面对这些挑战,“全球南方”国家发起了一系列倡议,如非洲大陆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倡议,极大地促进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通过分享知识、技术和资源,“全球南方”国家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共同挑战。只有通过建立伙伴关系,我们才有希望弥合发展融资缺口,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带一路”倡议为非洲国家一些原本难以独立融资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关键资金。在中国的帮助下,港口、公路、铁路和发电厂等关键基础设施项目得以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对加强非洲内部贸易、促进非洲与全球贸易至关重要。例如,由中国出资36亿美元的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极大地促进了非洲主要经济中心之间的货物和人员流动。这些项目不仅加强了内部贸易,而且改善了非洲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促进了更广泛的经济一体化。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还为非洲开拓了新的出口市场。贸易伙伴的多样化使非洲国家受益匪浅,使它们减少了对传统欧美市场的依赖。
过去10年,埃及与中国的关系取得了许多重大里程碑式的进展。2014年,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6年,埃及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该倡议与埃及的政策和目标是一致的。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尖端科技领域,中国企业参与了埃及卫星总装集成测试中心的建设。中国向埃及提供了先进的卫星技术和设施,帮助埃及发展航天事业。中国还为埃及通信、导航、遥感等数字化相关产业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埃及数字化进程,提升埃及技术竞争力。
在2014年到2024年间,房地产业是埃及吸引中国投资和合同数量最多的行业,这反映了中国对投资房地产项目,促进全球主要城市的城市化、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巨大兴趣。紧随房地产板块之后的是能源板块,包括可再生能源、石油和天然气项目投资。
能源领域的“一带一路”合作,显著增强了埃及的能源供应能力,特别是通过对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在综合可持续能源战略的指导下,埃及的目标是到2035年将可再生能源电力在总供电量中的占比提高到42%。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已将国家投资重点放在确保能源供应、确保财政可持续性和改善监管框架上。
中国致力于发展基础设施以提升设施连通和贸易畅通,这与“一带一路”框架下建设港口、铁路和公路以促进货物和人员跨境流动的目标是一致的。埃及的一些重点项目,如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轻轨运输和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显示了中埃合作的深度。这些项目旨在加强互联互通、贸易和工业增长,符合“一带一路”促进全球贸易和区域一体化的愿景。
让我们共同秉持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继续携手共进。我们要认识到,只要团结合作,我们就可以克服挑战,为后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Unity for inclusion"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栾瑞英
编辑:张钊
中国观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是中国日报旗下的传播型智库,汇聚全球中国问题研究的意见领袖、政商精英和学界翘楚,建设全球中国议题“朋友圈”;集纳海内外“最强大脑”的权威观点,建成内容具有聚合性、权威性和工具性,传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台和中国议题最权威的风向标。
我们关注的重点议题包括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经济、科技、人口、气候环境、卫生健康、粮农土地等。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机构同我们联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关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电话:+86-10-649957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
www.chinawatch.cn
好看,请点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