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特朗普一系列涉华言论引发广泛关注。俄罗斯卫星社等媒体报道相关动态,一时间,国际舆论场再起波澜。
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特朗普一直是个备受瞩目的焦点人物。此次在达沃斯,他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发表演讲,话语中多次提及中国,尤其是经济贸易相关议题,再度将中美关系推到全球聚光灯下。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在演讲中提到,美国期望与中国构建公平的经济关系,声称美中存在巨大贸易逆差,指责拜登执政时期让逆差失控,达到1.1万亿美元,强调这种关系有失公平,需要调整。从历史角度看,特朗普执政的第一个任期内,其贸易政策就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他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针对中国,还波及众多美国盟友,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都深受其害。美国与欧盟之间,贸易摩擦不断,特朗普多次指责欧盟对美国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抱怨欧盟的高关税让美国在贸易中处于劣势。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表态也值得关注。她强调欧盟要与美国新政府尽早接触、展开务实谈判,同时出人意料地指出,欧盟必须与中国进行建设性接触,因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是深化双方关系的契机,甚至可以扩大贸易和投资关系。这一表态,反映出欧盟在面对“特朗普2.0”时代时,试图平衡与美国和中国关系的微妙心态。欧盟深知,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对欧盟的经济利益和战略地位都构成潜在威胁,而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这种风险。
特朗普(资料图)
在国际经济格局中,中国的地位举足轻重。2024年,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1438.5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在“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336.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4%。这一数据彰显了中国在全球经济合作中的积极作为,也体现出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更是在全球独树一帜。以电动汽车为例,尽管面临欧盟等多个经济体的贸易壁垒,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仍首次突破20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凭借长期的投入和跨界合作,在产品、技术和成本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智能化程度也大幅领先。像赛力斯集团,通过与全球众多世界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合作,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尽管面临着让全球用户接受品牌、融入当地市场的挑战,但依然坚定地走在国际化道路上。
在光伏领域,中国企业同样成绩斐然。隆基绿能嘉兴基地成为全球光伏行业唯一的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大规模采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展示了数字化转型在光伏制造领域的巨大潜力。在本次新入围的17家灯塔工厂中,中国占据7席,充分体现了中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在达沃斯还表达了愿与中国合作、和睦相处的态度,甚至在采访中表示“希望不对华征收关税”。这种态度的转变,背后有着诸多因素。一方面,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市场,对美国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美国众多企业依赖中国市场,贸易战、关税战不仅损害中国利益,也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受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国际形势的变化,如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等,让美国意识到,与中国合作或许是实现共同发展、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更优选择。
特朗普所谓的邀请中方联手干大事,大概率与全球经济格局调整、贸易规则重塑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议题相关。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任何合作或摩擦都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如果中美能够在贸易领域达成共识,摒弃贸易保护主义,回归公平、自由的贸易原则,不仅将为两国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也将为全球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
特朗普(资料图)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和美国同样肩负着重要责任。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成果显著,极具竞争力的电动车、动力电池等新能源技术,可以帮助许多国家以低于化石能源的成本生产可再生能源,以低于传统燃油车的价格拥有电动车。比如,未来几十年,摩洛哥有望成为绿氨原产地,巴西可能成为可持续航空燃油中心,澳大利亚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氢气,制造海绵铁甚至绿色钢铁。如果中美能够携手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共同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策略,将对全球气候治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对于欧盟等27个国家来说,中美关系的走向至关重要。如果中美走向合作,全球经济格局将发生积极变化,贸易环境将更加稳定,这对欧盟的经济发展无疑是利好消息。欧盟一直致力于在全球经济和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与中美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其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但如果中美关系持续紧张,贸易战、关税战不断升级,欧盟将面临两难选择,既要维护与美国的传统盟友关系,又要兼顾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利益,这无疑会给欧盟带来巨大的外交和经济压力。
特朗普(资料图)
当然,中美合作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挑战。美国国内存在着不同的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对中国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一些政客出于政治私利,仍然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在贸易、科技、军事等领域不断制造摩擦。此外,中美在意识形态、价值观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也可能成为双方合作的障碍。但只要双方能够从长远利益出发,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坦诚的对话和协商,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实现合作共赢。
展望未来,如果特朗普真的邀请中方联手干大事,并且双方能够在经济、气候、科技等领域达成实质性合作,全球格局无疑将发生深刻变革。这不仅将为中美两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将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加稳定、繁荣的发展环境。但这一切都还充满不确定性,需要中美双方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国际社会正拭目以待,期待中美能够以大局为重,为全球的和平与发展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