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送他进去!”这句坚定的话语,来自广东阳江高速服务区划胎事件的车主。
面对恶意划胎者的行径,车主态度也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坚决不和是解,并且还指出,就是要送他进去。
该事件的车主此话一出,一时间将这起事件推向舆论风口浪尖,但是众多网友却都纷纷表示赞同,还支持车主的态度。同时,该事件也引发了大众对高速服务区安全与管理的深度思考。
事件回顾,令人气愤不已。2月4日,车主驾驶小米SU7停靠在阳江沈海高速新墟服务区汽修店门口,短暂离开上厕所期间,然而自己的爱车的车胎竟被一名60岁男子王某恶意划破。
男子作案后还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补胎,好在小米SU7的哨兵模式记录下完整过程,车主感觉可疑后,就查看了爱车的监控,然后就果断报警,王某迅速被警方抓获并刑事拘留。
可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汽修店老板试图花钱和解,更坐实了众人对其背后可能存在利益链的猜测。
据车主透露,当时还有其他车辆爆胎,且该服务区此前就多次出现类似情况,从2020年到2024年,都有车主反映轮胎被扎,这绝不是简单的孤立事件,而是长期存在的恶劣乱象。
从法律角度看,划胎男子的行为性质恶劣。有行业人士指出,这是非常恶劣的危害社会安全事件,若车主未及时察觉,车辆在高速行驶中爆胎,极有可能引发严重交通事故,威胁公共安全,划胎者或将触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即便未造成严重后果,仅从故意毁坏财物角度,若车胎定损价值超5000元,根据《刑法》第275条,王某也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无论哪种定性,其行为都触碰了法律红线,必须受到严惩。
此事件背后,高速服务区的管理漏洞也暴露无遗。服务区将汽修厂外包后,未能有效监管,导致乱象丛生。在本该为司乘人员提供安全保障和便利服务的场所,却成了不法分子的“敛财之地”。
从最初的怀疑,到如今车主的坚决抵制,服务区不能再以“不知情”“已承包出去”为由推脱责任。这不仅损害了服务区的形象,更让广大车主对高速出行安全产生担忧。
车主坚决不和解的态度,值得称赞。他没有选择“破财消灾”,而是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这不仅是为自己讨回公道,更是为其他可能遭遇类似情况的车主发声。当越来越多受害者选择沉默,违法者便会愈发猖獗。只有每个受害者都能勇敢站出来,才能挤压这些黑色产业链的生存空间。
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相关部门必须行动起来。一方面,警方要深入调查,斩断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链,查清是否有更多人参与、持续了多长时间、有多少受害者,做到除恶务尽;
另一方面,高速服务区管理方要强化监管责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承包商户的审查和监督,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处理车主的问题。监管部门也要定期检查,对违规商家严肃处理,提高违法成本。
高速服务区划胎事件不是小事,它关乎出行安全、市场秩序和公众信任。只有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此类违法行为,加强法治监管,才能让高速服务区成为真正的安全港湾,让每一位车主安心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