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志传

特朗普的“关税外交”再次迎来新的风波,这一次的对象是墨西哥、加拿大以及中国。这一切,都源于特朗普政府对芬太尼问题的“愤怒”,并对上述国家提出了关税威胁。芬太尼,这一从墨西哥生产并进入美国的致命毒品,成为了特朗普政府实施“关税外交”的新武器。美国政府借此施压,试图将毒品问题的责任推给外部世界,尤其是中国,以掩盖自己在解决国内毒品危机中的失职与无能。



芬太尼的危害,毋庸置疑。它不仅是美国毒品过量死亡的主要元凶,更在过去几年中造成了数十万美国人的生命损失。美国境内的毒品市场,特别是在阿片类药物泛滥的背景下,芬太尼已成为最具威胁的存在。然而,面对这一问题,特朗普政府选择了将矛头指向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墨西哥。

墨西哥被认为是芬太尼的主要来源国,贩毒集团在这个国家的控制力愈发强大。锡那罗亚贩毒集团和哈利斯科贩毒集团更是通过低成本、高利润的芬太尼生产,掌控了美国市场。然而,特朗普政府显然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根源。芬太尼的走私并非墨西哥单方面的责任,根本问题在于美国本身对毒品市场的监管松懈,以及国内需求的巨大。特朗普选择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关税,这不仅是一种极端且不负责任的外交手段,更是试图掩盖美国在毒品危机中的政治失职。

美国境内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芬太尼和其他阿片类药物,但特朗普政府却没有提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反而将责任转嫁给其他国家。特朗普要求墨西哥加强边境管控,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国,甚至要求中国加强对芬太尼化学品的监管。美国的“关税外交”不仅未能解决芬太尼危机,反而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进一步暴露了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无能。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角色尤其引人关注。自2019年中国对芬太尼生产和销售实施严格管控以来,芬太尼基本停止从中国流入美国。然而,美国依然不断施压,要求中国进一步加强监管。特朗普政府无视中国已经采取的措施,将中国作为替罪羊,试图转移国内社会问题的焦点。美国的毒品问题本质上是其自身监管失败、社会结构失衡和药物滥用文化的产物,然而特朗普却选择将责任推给中国,企图通过贸易关税作为筹码,逼迫中国承担更多的“政治责任”。

这一系列关税威胁和外交手段不仅无助于解决芬太尼问题,反而暴露了美国政府在毒品危机中的深层次矛盾。美国对芬太尼的需求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无论是墨西哥还是中国,都无法独立解决这个跨国问题。美国必须从根本上加强对国内毒品市场的监管,解决毒品需求问题,而非通过加征关税和施压他国来“甩锅”。

事实上,特朗普政府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威胁,不仅是政治手段,更是一种经济勒索。特朗普通过关税施压,试图逼迫墨西哥和加拿大为美国的毒品问题承担更多责任,甚至将这些国家纳入了美国的“毒品责任链”。然而,问题的根源并不在外部,而在美国自身的社会问题和毒品政策的失败。

在这一过程中,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态度尤为耐人寻味。中国在芬太尼问题上的态度一直是积极的,早在2019年,中国就已对芬太尼进行严格监管,并采取了包括封堵非法化学品出口等一系列措施。然而,特朗普政府却选择无视这一事实,将中国列为毒品流入的“元凶”。这不仅是对中国的外交攻击,更是对全球合作的破坏。美国在芬太尼问题上的失败,不应该成为全球其他国家的责任。



美国政府的做法,无疑是在为其国内问题寻求外部替罪羊。特朗普选择将芬太尼问题的责任推给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试图以此为掩护,掩盖美国自身在毒品危机中的失败。美国本应从根本上解决毒品滥用的根源,加强监管,提高民众的毒品意识,而不是继续将矛头指向其他国家。

对于墨西哥和加拿大来说,这种“关税外交”无疑是一种严重的经济勒索。在美国施加压力之际,墨西哥和加拿大尽管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这些国家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与支持。美国的一方倒戈政治,根本无法解决毒品问题的根源,反而使得国际关系进一步恶化。

正如特朗普政府所言,芬太尼的生产和走私是全球毒品问题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纯属于某一国的问题。墨西哥和加拿大所面临的挑战,与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一样,都是跨国性的。芬太尼的问题,不能仅通过关税和制裁来解决,国际间的合作与信任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特朗普政府将芬太尼问题作为关税施压的筹码,不仅未能解决毒品危机,反而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与对立。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在毒品问题上的合作,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美国应当停止对外施压,重视自身监管和社会问题的根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芬太尼危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