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放言“极限施压”后,伊朗秒怂了?然而,表态不寻求核武的同时,伊朗却曝出了惊人消息,伊朗的“第一艘航母”,打了美方一个措手不及。
佩泽希齐扬
日前,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伊斯兰革命胜利46周年的纪念活动上再次强调,“伊朗不寻求核武器”。他表示,伊朗坚持伊斯兰革命领袖的教令,不会大规模屠杀无辜老百姓,因此不会发展核武器。
此外,他还表示,如果美国不相信,可以派人查证伊朗到底有没有核武器,这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伊朗随时欢迎美国来“查证”,“查证一百次”也是可以的。伊朗的态度很明显,试图通过透明姿态换取外交空间,以核活动限制换取经济解绑。
就在两天前,特朗普签署行政令,重启“极限施压”政策,试图将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归零,并称此举是为了“阻止伊朗拥核”。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强力施压”,外界认为,伊朗这时候在核武议题上“示弱”,显然是“怂了”。
特朗普
然而,与此同时,伊朗官方媒体却指出,伊朗革命卫队海军迎接该国第一艘无人机航空母舰服役。按照伊朗的说法,这艘军舰具备远洋作战能力,可单独前往远离本土的海域执行任务,维护伊朗的国家利益。
据了解,这艘无人机航舰采用类似解放军辽宁舰的滑跳起飞甲板,由一艘商用货船改造而成,能搭载多个无人机中队以及数架直升机。伊朗革命卫队总司令表示,伊朗之所以要研制这艘军舰,是为了提升自身威慑能力,防止战争或外来威胁的发生。
在核武方面“示弱”的同时,伊朗却在常规军事领域“示强”。无人机可执行侦察、袭扰任务,既能威慑霍尔木兹海峡航道,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这种“非核威慑”既规避了拥核的政治风险,又强化了地区话语权,堪称伊朗版的“曲线救国”。
伊朗总统亲自检阅导弹
值得注意的是,伊朗无人机航母的威慑力,可覆盖以色列全境,其蜂群战术对“铁穹”防御系统构成挑战。伊朗这种“否认核武”与“强化军力”并行的策略,折射出伊朗在中东地缘博弈中的生存智慧,也揭示了特朗普新政下美伊关系的复杂张力。
全球化时代的博弈,早已超越“核按钮”的单一维度,美国想要仅仅通过“阻止伊朗拥核”来压制伊朗的发展,已经难以进行。伊朗在无人机、高超音速导弹等新型武器的同时,也在通过加强与中俄合作抵抗美国的制裁。
伊朗公布的“第一艘无人机航空母舰”
不过,西方媒体对于“伊朗航空母舰”的真实程度表示怀疑,认为伊朗是在旧型装备上进行改造,并不是真正全新的武器设备。但是不管如何,伊朗当局继上星期公开展示,射程达1700公里的新型弹道导弹后,如今再次曝光大型“航空母舰”,似乎想借此提醒美国不要轻举妄动。
伊朗的“非核威慑”战略,本质是在霸权围堵中寻找生存缝隙。正如佩泽希齐扬所言:“战争不符合我们的利益”——这句话的潜台词或许是:在不触碰核红线的战场上,伊朗早已准备好下一局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