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些陆陆续续开工了,还在放寒假的娃娃们则是“开网”了。
这几天只要你路过大一点的手机店,放眼望去,全是自己跑来玩手机的小学生。
他们一人一台机子,成排站着,互不打扰——有种“小学生网吧”的即视感。
手机店的样品手机和平板不仅随时充满电,还会及时配备最新的型号。加上充足的空调、舒适的灯光和环境、免费畅玩到关门的“自由”……
这些充满吸引力的标签,对孩子们来说,简直就是放假无聊时最理想的去处。
团长在各个手机店随机采访了一些娃娃,他们有的乐于分享“攻略”,有的无奈诉“苦衷”,有的还很热心肠——以为团长要买手机,张口就是“金牌销售”。
“这家店让玩,有些小店不让玩。”
成都的手机店,这些孩子比很多大人还了解。
“我坐地铁过来的。”
五年级的小钟,最近每天中午吃完饭,就要坐20分钟地铁来万象城的苹果店“打卡”,每次都来玩一款赛车游戏。
他一边行云流水地操控小车,一边毫不吝啬地给团长分享“攻略”。
“这家是直营店,有最新款,机子也多。”团长环视周围,确实有很多孩子在玩,但依然有空出来的手机。
小钟去过周边很多家手机店,知道哪家是直营的,哪家机子最多、上新最快,哪家店员比较好说话“不赶人”,节假日关门时间有什么变化,什么时候人少。
不夸张的说,他甚至比一些刚来的店员都清楚。
不久前华为的工作人员“整蛊”店里玩手机的孩子,他利用隔空传送的功能,把写着“你作业写完了吗?”的图片直接抓取发到一个男孩的设备上。
正玩得起劲的男孩突然被“刺中要害”,翻起了白眼。
团长看小钟一副要在手机店“泡一天”的样子,也问了他这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没想到他依旧淡定:我就玩两个小时,一会就回去写,都和我妈约定好了。
“怎么不在家玩呢?”
“我没有手机,我爸的手机不让玩,我妈还在用iphone7,卡得‘飞起’,根本带不动。”
很多娃娃因为在家不能长时间玩手机,或者家里的手机不够流畅,得到家长允许后大老远来手机店打游戏。
三年级的小黄却是被妈妈带来的。
“我妈和她朋友去楼上逛街了,我没地方去。”
小黄说,他妈妈中午就开车带他来逛街,他不想逛了,又不能自己回家,妈妈就把他放在手机店自己玩。
“你不去买玩具吗?”
“我已经三年级了,早就不玩玩具了。”
为了证明自己长大了,他打开一个APP,看起了英语单词。
和小伙伴一起“组局”来的小杨,已经在楼上书店写完作业了。为了在这玩会手机,他们铆足了劲,就为了缩短写作业的时间。
小杨妈妈知道他们的行程,手表定位一跑远就会打电话问。
@Y也会在孩子去手机店时查看动向
这个寒假,小杨靠“好好表现”,已经享受了十几天的“免费网吧”。
和朋友“战斗”了一把王者荣耀,小杨还顺便给团长推荐起了新款手机。
“这个打游戏可快了,你可以买这款。”
看团长一脸茫然不像会玩游戏的样子,他惋惜地继续开了下一把。
转了一圈,团长发现玩游戏的孩子居多,但每家店的游戏体验是不一样的。
苹果店(直营店)的设备上只有两款游戏,分别是原神体验版和狂野飙车,不能自己下载游戏。一般孩子们除了玩游戏就是拿平板画画,或者在网页上搜视频和漫画来看。
而华为店和小米店的设备,可以自己在应用市场下游戏。只是一般网速很慢,团长试着随便下载了一个游戏,五分钟大概2%的进度。
最受欢迎的王者荣耀、蛋仔派对、第五人格等游戏,游玩时间取决于孩子们有没有自己的账号,没有的话就登录不了。有账号的话,基本上可以一直玩。
对小学生来店里打游戏的现象,店员们好像都习以为常了。
虽然现在经常和这些娃娃打交道,但是店员小K在第一次遭遇“小学生大军”时也不知所措。
“有个小孩一进来就问我‘有机子吗?’,我以为他要买手机,结果他大大方方地说自己只是来玩的。”
有一次放假店里孩子实在是太多了,吵得顾客来投诉,他直接一键重启了所有机子。孩子们摸索了一阵,识趣地走了。
经历多了,小K觉得自己就像个“网管”,有时候孩子们还会带些小零食来“讨好”他,像“交网费”一样。
平常放学或者周末也有娃娃去玩,不过每年寒暑假,店里才是真的“人气爆棚”。
小K去年夏天在店里碰到一个男孩,整个暑假几乎天天都来打和平精英,朝十晚六,比他上班还积极。每次来还“全副武装”,自己带上指套和耳机。
“虽然不认识他的家长,但是我在那个夏天和他达成了某种‘默契’。有时候他不来,我甚至还在想他是不是开学了。”
手机店还变成了家长们无处安放孩子时的“托管所”。
一般在不打扰店员和客人的情况下,店员都不会赶孩子们走。毕竟有这些小孩“NPC”在,店里还热闹一些,不至于空荡荡的。
小K还开玩笑:经得住小学生检测的手机,才是好手机。
从小培养孩子们对品牌的好感:一个孩子玩完后,会和周围无数个同学说。如果手机好用,未来的潜在顾客群体不就有了。
虽然大家调侃现在的手机店像小学生网吧,但它其实类似爸爸等妈妈逛街时的一个临时等待区。就像小黄妈妈要去逛街,孩子们没地方去,偶尔在这打发一下时间。
老陈家附近也有一家某手机品牌的官方店。如果孩子跟他讲,想去店里玩会,他基本都会允许。而且他观察过,样机上不会有太多游戏,自己下载网速很慢。孩子们一般就是打打游戏、画一会画,不会接触乱七八糟的内容。
在这个AI时代,deepseek一问世就掀起一阵风波,使用智能产品已经变成基本素养。
现在苹果官方店有很多针对用户的实用课程,品牌方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针对未来的这些小用户,专门开设一些公开课程,比如,教教小孩怎么用deepseek、怎么用平板画画等。
至少让他们知道,在数字时代,手机和平板不只是可以打游戏和看短视频的东西,作为一个工具,它还可以做很多有意思也有价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