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上台还不到一个月,特朗普就在全球范围内四处出击,中国、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纷纷被美国盯上。这一做法,已经在西方引发担忧。



英国《金融时报》12月3日以此为题发表文章称:“特朗普正在播下一颗反美联盟的种子。”

美国通过对盟友和邻国加征关税,正让中国“坐收渔利”,这种鲁莽关税战术不仅会对美国造成潜在的经济风险,还可能带来严重且持久的战略后果,破坏西方联盟团结,令盟友倒向中国。



就在英媒刊登这篇文章当天,欧盟各国领导人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如何应对特朗普的加税政策。在此之前,特朗普刚刚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并对欧盟发出威胁。欧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召开会议的。



2025年初,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的消息迅速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这一次,加税的对象不仅包括中国,还有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多个国家。这一举措震动了西方世界。

新关税政策将于2月4日正式生效,白宫宣称“没有任何商品能豁免”,从汽车零部件到智能手机配件均被纳入打击范围。三国输美商品总值超过1.2万亿美元,若算上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这将是21世纪规模最大的单边贸易制裁。



而特朗普的警告更添火药味——“任何国家的报复都将招致更严厉的反制”,这种“以战逼和”的策略,显然低估了对手的反击决心。

特别是欧盟,尽管并未在特朗普的首轮加税名单中,但随着特朗普频繁的加税威胁,欧盟不得不未雨绸缪,开始考虑如何应对美国的经济压力。



欧盟这帮老伙计,本来想跟中国签个投资协议,结果被美国一吓唬,立马就怂了。

现在好了,特朗普一通操作,反倒让欧盟反应过来了:到底是中国可怕还是美国可怕?

中国有市场、有技术,是欧盟发展离不开的伙伴;美国呢,除了挥舞关税大棒,还会啥?

欧盟现在琢磨着,与其跟着美国受气,不如跟中国好好合作。



闹剧的开始

2025年2月初,中美之间的贸易战骤然升温,一系列高强度的博弈在短短几天内密集展开。1月中旬,两国领导人曾通过电话沟通试图缓解紧张局势,但在2月1日,美国突然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直指中国制造业的核心利益。



面对美国的挑衅,中国迅速且有力地采取了三招反制措施,精准打击到了美国的“七寸”。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的关税,此外,还将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和皮卡加征10%的关税。



通过加征关税,中国精准打击了美国相关产业的利益,尤其是在液化天然气出口方面。而中国也有其他渠道保障能源供应,基本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中国开始在多个领域进行管控。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对钨、碲、铋、钼等物品实施出口管制,并将美国的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了不可靠实体清单。



随后又以稀有金属出口管制、反垄断调查等手段精准打击美国科技领域。但美国受到报复之后,又试图以暂停接收中国包裹的方式对中方施压。

结果不到24小时就火速撤回!据悉,美国之所以紧急撤销,是因为中方祭出狠招:对美国能源征收额外关税、对谷歌安卓发起反垄断调查、暗示苹果或成下一个目标。



与中方的克制回应不同,加拿大人对特朗普的关税措施表现出了强烈的愤怒和抵制。自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实施25%关税以来,加拿大人迅速进入了全民抗议模式。超市、酒铺等零售场所纷纷出现了“加拿大产”的红标,货架上的美国商品被迅速清空。



眼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选择中国,而共同抵抗美国,朋友越多路越多,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终将要为自己的鲁莽买单。

结语

时至今日,特朗普总该想明白一件事,美国是世界舞台的中心这不假,但随着实力的不断提升,中方有对美国说不的资本,更有强硬到底的底气。如果他非要在第二个任期内重启贸易战,将遏华进行到底,那么民主党输掉大选的场景,未尝不会发生在共和党的中期选举上。总而言之,再来一场贸易战中方也有牌可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