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25年2月6日,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有着“中国核潜艇之父”称号的黄旭华院士,在武汉因病救治无效去世,享年99岁。
令人疑惑的是,这个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功勋,去世的消息却并未引发多少人的关注,反倒是娱乐明星大S的离世的新闻,持续在网络上发酵。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黄旭华对核潜艇事业的贡献,看一下他老人家为什么能获得“共和国勋章”。
黄旭华的前半生
黄旭华出生于1926年,他的整个成长时期,正好经历了日军侵华战争,当时家人为了让黄旭华能够读书,常常是辗转各地躲避战争。
而黄旭华因为从小就看到了日军的残暴,并对战争中百姓的痛苦深有感悟,于是他从小就立志要以科学报效国家。
所以黄旭华在学业上从未有丝毫懈怠,十年如一日地刻苦学习科学知识,并且在1945年的时候,成功进入了国立交通大学读书,也就是现如今的上海交大。
在大学就读期间,黄旭华学习的是造船工程,虽然当时他仍保持着勤奋好学,但那个时候他自己恐怕也想不到,今后自己会为新中国做出多大的贡献。
在校期间,黄旭华同地下党组织建立了联系,在了解到了共产党的先进思想后,最终选择加入学生进步社团“山茶社”。
从那以后,黄旭华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又帮着宣传先进思想,并在1949年4月的时候,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大学毕业后,黄旭华正好赶上了新中国的成立,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意味着中国要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老百姓也终于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但实际上,刚刚走出战火的中国还面临着诸多危险,比如说复杂的国际形势,当时美国手握原子弹,动不动就嚷嚷着要给中国做外科手术。
为了能不再被美国要挟,我国当时派遣科学家和军队秘密进入罗布泊这个荒无人烟之地,历尽艰辛终于搞出了原子弹。
可很少有人知道,彼时中国落后西方的,并不只是原子弹一样,核潜艇也是其中之一。
要知道核潜艇是三位一体核打击中海基力量的主要实现形式,没有核潜艇,我们的国家安全同样得不到保证。
当时美苏都具备强大的核潜艇力量,英法等国也在不遗余力的发展核潜艇,所以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也做出了重要决定,即命令海军开始秘密研发核潜艇。
但实际上,早在1958年时,黄旭华就已经奉命秘密进京,开始为核潜艇事业的发展默默耕耘。
神秘消失30年
当黄旭华秘密进京后,接见他领导首先给他说了三件事,一是强调了党和国家对他的信任,二是告诉黄旭华,这个工作一旦进去了,就“出不来”,三则是提醒黄旭华,做这个工作,即便是有再大的贡献,也只能一辈子当无名英雄。
黄旭华在得知了这些事情后,并没有任何的犹豫,而是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并坚定的接下了任务,自此之后,黄旭华就“人间蒸发”了,就连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身在何方。
而且这一消失,就是近30年时间,在此期间,他偶尔会给家人写信,但对于自己的工作是绝口不提,且即便是父亲去世,黄旭华也没有出现。
在外人眼中,黄旭华是一个不孝的人,但实际上,他的真实身份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的总设计师和副总设计师。
一人担任两个重要职位,由此也能看出他的强大能力和国家对他的信任。
最终在1974年,我国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交付部队,黄旭华也成为了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奠基者,他创造了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奇迹。
然而这其中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常人恐怕很难想象得出来,当时集结起来的研发专家只有29名,而且他们手中没有任何的资料,据说唯一的资料,是从美国和香港带回来的航模玩具。
在成功研发出核潜艇后,黄旭华并没有停下手上的工作,而是继续探索更先进的技术,一直到2018年,92岁高龄的他才终于离休。
在数十年的工作生涯中,黄旭华得到的荣誉不计其数,他不光是核潜艇之父,还获得了共和国勋章、十大海洋人物、感动中国人物、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等奖项。
更让人感动的是,黄旭华还始终关心着国家科技的发展以及下一代的成长,他因为杰出贡献获得了很多奖金,可却总是拿这些钱帮助科研和教育事业发展。
在这两项事业上,他老人家先后捐献了超过2000万元,同时还设立了“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为的就是鼓励下一代科研者积极探索。
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大家都希望他能永远健康,可谁也无法违背自然规律,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黄旭华的身体机能也逐渐下降,直至最后住院抢救,可惜最终还是没能出现奇迹。
黄旭华虽然去世了,但他会永远活在国人的心中,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也将会被世代中国人铭记。
信息来源:
2025-02-07 12:13 央视新闻 痛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逝世 享年99岁
2025-02-07 10:47 新京报 黄旭华同志逝世
2025-02-07 10:40 极目新闻 黄旭华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