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e is SwedenLOCALSWEDEN
瑞典前首相卡尔·比尔特可能认为当选总统特朗普对格陵兰岛的贪婪“令人震惊”,但他仍然认真对待。
瑞典第 30 任首相卡尔·比尔特近期撰写了一篇文章,警告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关于美国拥有格陵兰岛“绝对必要性”的激进言论“不是开玩笑的事”。
特朗普最后一次宣布有意收购格陵兰岛是在 2019 年,当时他说美国应该直接买下这个国家。其他国家的反应大多是幽默的嘲笑,而丹麦首相——当时和现在都严格意义上拥有格陵兰岛的主权——的反应则更加直白。
“格陵兰岛是非卖品,格陵兰岛不是丹麦的,格陵兰岛属于格陵兰岛,”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 (Mette Frederiksen) 在 2019 年 8 月表示。
现在,就在就职前几周,特朗普重申了美国收购世界最大岛屿的目标,这一次,这位美国历史上首位重罪犯当选总统,拒绝排除通过军事手段解决此事的可能性,而不是购买。特朗普这次的领土欲望促使丹麦外交部长拉斯穆森 (Lars Løkke Rasmussen) 确认了丹麦对格陵兰岛命运的看法。
“我们完全认识到格陵兰岛有自己的野心,”拉斯穆森说。“如果这些野心实现,格陵兰岛将独立,尽管它几乎没有成为美国联邦州的野心。”
就连法国和德国也警告过特朗普。德国总理奥拉夫·肖尔茨上周提醒这位当选总统:“边界不可侵犯适用于每个国家——无论它在我们东边还是西边——每个国家都必须尊重这一点,无论它是小国还是强国。”
法国外交部长让-诺埃尔·巴罗在另一份声明中表示,虽然他不相信美国会入侵格陵兰岛,但他承认:“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强者法则回归的时代。”
显然,欧洲对特朗普如此轻率地谈论军事解决方案感到震惊,但比尔特的语气——在非营利媒体组织 Project Syndicate 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更加严肃。
“这些声明可能看起来令人震惊,但它们并不是开玩笑的事,”比尔特说。
“格陵兰岛是一个重要而敏感的外交问题。它的地位应该得到谨慎和同情的对待,以免引发更大的危机。这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格陵兰于 1979 年实行自治,丹麦基本上听之任之,因为他们知道,主权和独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实现,并且会按照格陵兰居民希望的速度进行。正如比尔特指出的那样,格陵兰可以随时举行全民公投,但现在这样做可能为时过早。
正如洛伊研究所的唐纳德·罗斯韦尔 (Donald R Rothwell) 在《解读者》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的那样,将格陵兰纳入美国当然是合法的选择。丹麦可以合法地将该岛割让给美国,尽管丹麦表示,这极不可能。美国本身也可以为格陵兰提供与波多黎各相同的地位,即“岛屿地区”——尽管考虑到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对波多黎各的态度,这不太可能具有吸引力。
当那一天到来时,美国还可以通过向格陵兰提供一份自由联合协议,承认格陵兰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但美国将控制其国防和部分外交关系。这是联合国成员国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和帕劳与美国达成的协议。
但正如比尔特所解释的那样,与美国结盟的问题带来了一些独特的文化问题——美国在地理位置上离格陵兰比离丹麦近得多。
“无论好坏,格陵兰人都致力于北欧福利模式,不会愿意放弃它而选择美国模式,”比尔特说。
目前,只有北欧公民可以自由地在格陵兰定居和工作。但是,即使你是北欧国家的公民,某些职业也需要特殊许可。北欧地区以外的国家公民必须拥有工作和居住许可才能在格陵兰生活和工作。格陵兰是丹麦联邦的一部分,享有高度自治。但是,移民领域尚未移交给格陵兰政府,因此,只有丹麦可以决定谁可以进入格陵兰并在那里工作。
“虽然格陵兰不是欧盟的一部分,但作为丹麦公民,它的人民是欧盟的一部分。该岛一半以上的公共预算由丹麦政府承担,90% 的出口产品(主要是虾)销往欧盟,他们在欧盟享有特权。”
但问题并不在于人民,尽管岛上大部分因纽特人对美国收购格陵兰岛持怀疑态度也许是对的,但真正的好处是地理位置,无论是进入格陵兰岛,还是扩大美国在北极的航海影响力——该地区的海洋资源和航线已经存在争议——以及格陵兰岛本身的丰富资源,尤其是稀土矿产。
然而,正如比尔特指出的那样,“考虑到该岛周围的新政治不确定性、人力不足和脆弱的自然环境,开采这些资源的投资环境远非理想”。
在地缘政治方面,特朗普曾将中国和俄罗斯船只在该地区的存在称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拥有格陵兰岛不会改变被广泛接受的国际海洋法。正如罗斯韦尔指出的那样,美国经常在南海执行航行自由等法律。
“因此,美国控制格陵兰岛附近航行自由的任何努力都会对其在其他地方的战略目标产生反作用,”罗斯韦尔说。
比尔特说:“特朗普用枪杆子提出的不体面提议不仅荒谬而且危险,这很难不令人同意。
“格陵兰岛与丹麦不断发展的温和关系显然是该岛的最佳选择。”
01
北欧理事会主席海伦·比约克伦德 (Heléne Björklund) 重申,鉴于格陵兰岛目前的局势,北欧理事会将支持民主、法治和人权。
民主、法治和人权是北欧理事会的核心价值观。格陵兰岛是北欧地区和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欧理事会坚决支持格陵兰岛、丹麦和其他北欧国家政府领导人的声明,即格陵兰岛的未来将由格陵兰人民自主决定。
02
在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吞并格陵兰岛后,瑞典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松公开支持邻国丹麦。克里斯特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只有丹麦和格陵兰才能决定丹麦和格陵兰岛的问题,瑞典显然在这些问题上支持我们的邻国。昨天我们交谈时,我直接向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表达了我的支持。”
03
挪威首相约纳斯·加尔·斯托勒强烈批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关于可能使用军事力量控制格陵兰岛的言论,强调了对北约团结和欧洲稳定的担忧。“建议对盟友使用军事力量或暗示意图占领属于另一个国家的领土是不可接受的,”斯托勒在接受国家广播公司 NRK 采访时表示。“特朗普的政治方式与传统外交截然不同,”斯托勒在回顾特朗普第一任期的经历时指出。“但是,我想强调的是,这种言论是完全不可接受的。”这些言论也引发了人们对美国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北极地区斯瓦尔巴群岛的兴趣的猜测。“挪威对斯瓦尔巴群岛拥有完全主权。它是挪威领土,也将继续是挪威领土,”斯特勒肯定道。
04
芬兰外交部长埃琳娜·瓦尔托宁表示,格陵兰受到北约第 5 条的保护,该条款规定,在发生任何武装袭击或入侵时,格陵兰将援引共同防御。据埃琳娜·瓦尔托宁 (Elina Valtonen) 称,第 5 条适用于格陵兰,因为格陵兰是北约成员国丹麦的一个自治领土。当被问及丹麦是否为格陵兰提供掩护时,她回答说:“正是如此。”
“格陵兰是丹麦的一部分,丹麦是北约成员国,这也是一件好事,”瓦尔托宁说。第 5 条规定,对一个国家的攻击就是对所有国家的攻击,这是北约盟军防御协定的基石。
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表示,她近期会见了北欧地区领导人,讨论了国防和安全问题,他们都“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但没有提到丹麦自治领土的名字。
特朗普多年来一直在谈论可能的协议,他告诉记者,他相信美国会“得到格陵兰岛”,他坚称格陵兰岛是丹麦“国际安全”的需要。但格陵兰岛一再表示,他们的土地不会出售。
“北欧国家一直站在一起,”弗雷德里克森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并发布了一张她在家中与芬兰、挪威和瑞典领导人共进晚餐的照片。
“面对未来新的、更不可预测的现实,建立紧密而良好的联盟和友谊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特朗普宣誓就职的第二天,格陵兰总理穆特·埃格德坚称格陵兰人“不想成为美国人”。
据报道,1月中旬,弗雷德里克森与特朗普通了电话,强调格陵兰的命运由自己决定。
据《金融时报》援引欧洲消息人士的话称,丹麦官员称这次谈话“令人震惊”,特朗普对格陵兰的兴趣“很严重,而且可能非常危险”。据报道,美国总统并未排除可能采取军事干预措施吞并这个北极岛屿的可能性,并就此问题威胁丹麦征收关税。
相关阅读:格陵兰岛历史回溯
格陵兰岛的历史就是一部在极端北极条件下生活的历史:目前,冰盖覆盖了该岛约 80% 的面积,人类活动主要局限于海岸。据信,第一批人类于公元前 2500 年左右抵达格陵兰岛。他们的后代显然已经灭绝,随后由其他几群从北美大陆迁徙而来的族群接替。没有证据表明,直到公元 9 世纪,挪威冰岛探险家定居在其西南海岸时,北欧人才知道格陵兰岛。如今居住在那里的格陵兰因纽特人的祖先似乎是后来在公元 1200 年左右从格陵兰岛西北部迁徙到此的。
1319 年至 1355 年间,瑞典国王马格努斯四世(在挪威,马格努斯七世因声称自己是挪威国王而加冕为挪威国王马格努斯七世)统治挪威,包括格陵兰和冰岛,1362 年至 1364 年间,哈康六世(哈康·马格努森之子)统治挪威,哈康六世统治挪威。在此期间,格陵兰岛航线不时开通。
格陵兰岛的挪威人定居点最初繁荣兴旺,但在 14 世纪开始衰落。1355 年,瑞典国王马格努斯四世(在挪威,马格努斯七世)派一艘船(或多艘船)前往格陵兰岛视察其西部和东部定居点。水手们发现定居点完全是挪威人和基督徒。格陵兰运输船(Groenlands Knorr)不时开通格陵兰航线,直到 1369 年沉没,显然没有替换。西部定居点可能在 1400 年之前就被废弃了。
虽然因纽特人在小冰河期的冰雪世界中幸存下来,但西南海岸的早期挪威定居点却消失了,因纽特人成为该岛几个世纪以来的唯一居民。在此期间,丹麦-挪威似乎认为挪威人的定居点仍然存在,尽管定居在格陵兰的挪威人(特别是冰岛人)与斯堪的纳维亚同胞之间没有任何接触,丹麦-挪威仍继续宣称对该岛拥有主权。1721 年,丹麦-挪威渴望成为殖民大国,派遣一支传教士远征格陵兰,声称要让可能已经皈依异教的挪威格陵兰人后裔重新信仰基督教。当传教士们没有找到挪威格陵兰人的后裔时,他们就为居住在那里的因纽特格陵兰人施洗。丹麦-挪威随后在沿海地区发展贸易殖民地,并对该地区实施贸易垄断和其他殖民特权。
卡尔马联盟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一个个人联盟,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在瑞典卡尔马达成协议。从 1397 年到 1523 年,它由丹麦、瑞典(当时包括现在的芬兰大部分地区)和挪威三个王国以及挪威的海外殖民地(当时包括冰岛、格陵兰岛、法罗群岛和北部奥克尼群岛和设得兰群岛)共同统治。
联盟并不是连续的;有几次短暂的中断。从法律上讲,这些国家仍然是独立的主权国家。然而,他们的国内和外交政策由一个共同的君主指导。古斯塔夫·瓦萨于 1523 年 6 月 6 日当选为瑞典国王,并于 11 天后凯旋进入斯德哥尔摩,标志着瑞典最终脱离卡尔马联盟。丹麦国王于 1524 年在《马尔默条约》中正式承认瑞典独立。
与此同时,瑞典退出卡尔马联盟后,1536 年,其余的个人联盟国家重组为丹麦-挪威。为了抗议外国干涉该地区,格陵兰北极熊于 17 世纪 60 年代被纳入该国国徽(1958 年被删除,但仍是皇家国徽的一部分)。17 世纪下半叶,荷兰、德国、法国、巴斯克和丹麦-挪威船只在格陵兰岛东海岸的浮冰中捕猎弓头鲸,并定期上岸进行贸易和补充饮用水。丹麦垄断商人后来禁止对外贸易。
由于拿破仑战争,挪威在 1814 年的《基尔条约》中被割让给瑞典。包括格陵兰岛在内的殖民地仍由丹麦控制。19 世纪,极地探险家和科学家对该地区的兴趣日益浓厚,例如威廉·斯科斯比和出生于格陵兰岛的克努德·拉斯穆森。与此同时,早期以贸易为导向的丹麦人在格陵兰岛的殖民元素也不断扩大。1861 年,第一本格陵兰语期刊创立。不过,丹麦法律仍然只适用于丹麦定居者。19 世纪初,格陵兰岛北部人口仍然稀少;只有零星的狩猎居民。然而,在那个世纪,因纽特人家庭从英属北美移民到这些地区定居。最后一批来自后来成为加拿大的人于 1864 年抵达。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罗伯特·皮里等美国探险家探索了格陵兰岛北部地区。在此之前,该地区一直是个谜,地图上经常显示该地区延伸至北极。皮里发现,格陵兰岛北部海岸实际上距离北极很近。这些发现被认为是美国对该地区提出领土要求的基础。但 1917 年,美国从丹麦手中购买了维尔京群岛后,同意放弃对格陵兰岛的所有主权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入侵丹麦,格陵兰人在社会和经济上与丹麦的联系减少,与美国的联系增加。战后,丹麦恢复了对格陵兰的控制,并于 1953 年将其地位从殖民地改为海外省。尽管格陵兰仍然是丹麦王国的一部分,但自 1979 年以来一直享有自治权。1985 年,该岛决定退出欧洲经济共同体 (EEC),1973 年,它作为丹麦的一部分加入了该共同体。
在冷战期间,格陵兰岛具有战略重要性,控制着苏联北冰洋港口和大西洋之间的部分通道,也是观察任何洲际弹道导弹使用的良好基地,这些导弹通常计划飞越北极。在美国首次提出购买格陵兰岛时,该国提出以 1 亿美元购买,但丹麦不同意出售。1951 年,1941 年的条约被另一项条约取代。西北部的图勒空军基地成为永久性基地。1953 年,丹麦强迫一些因纽特人家庭搬离家园,为基地扩建提供空间。出于这个原因,该基地一直是丹麦政府和格陵兰人民之间摩擦的根源。1968 年 1 月 21 日,图勒空军基地 B-52 坠毁,四枚氢弹将放射性碎片污染了该地区。虽然大部分受污染的冰块已被清理干净,但其中一枚炸弹下落不明,截至 2022 年仍下落不明。1995 年,丹麦议会丑闻(被称为“图勒门”)凸显出,在事故发生前的几年里,核武器经常出现在格陵兰领空,尽管丹麦奉行无核政策,但该国却默许了这种活动。
格陵兰自治政府日益格陵兰化,拒绝使用丹麦语,避免使用地方方言,以卡拉利特 (西格陵兰因纽特人) 的语言和文化来规范该国。首都 Godthåb 于 1979 年更名为努克;1985 年采用了当地旗帜;丹麦 KGH 于 1986 年成为当地管理的卡拉利特纽伊特 (现为 KNI A/S)。在 2008 年成功举行自治公投后,地方议会的权力得到扩大,丹麦语于 2009 年被取消了官方语言地位。
1999-2003 年的自治委员会甚至提议,格陵兰应该力争将美国图勒基地从格陵兰岛移除,并在联合国的支持下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