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是父母及兄弟姐妹口中的不孝之子,连父亲去世,他都不奔丧,不露面,30年杳无音讯,但是他真的是有难言之隐,因为他一直在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学造船,科学救国

黄旭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隐姓埋名30年,全身心投入中国核潜艇事业。他1924年生,祖籍广东揭阳,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他是中国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



黄旭华,父母都是医生,本来他也打算学医,求学期间,正值日本侵华,亲眼目睹日本人的猖狂,目睹国土沦丧,学校停办。动荡年代,求学波折,依旧没有放弃学习。他深感“中国太弱了,弱国就要受欺凌”,他要科学救国。学习航空,学造船。



1944年黄旭华被保送至中央大学航空系,但是他更喜欢造船专业,他的志向是大海,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国立交通大学,学习造船。国立交通大学是西安交大、北京交大、上海交大、西南交大的前身,在当年被誉为东方的麻省理工学院。



经过大学期间如饥似渴的学习,黄旭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上海军管会船舶建造处、上海港务局工作,后来又进入上海船舶管理局工作,也是在这里与他的夫人李世英结为夫妻,这一年是1956年,婚后不久大女儿出生。



绝密任务

1958年,大女儿不到一岁,黄旭华奉公来到北京,看似一次普通的出差,却没想到与妻女分别4年之久。

来到北京,黄旭华才知道要进行核潜艇的研制,核潜艇在那时候是神一般的存在,可以潜伏海底几个月,能航行很远、很深的距离,神不知鬼不觉地能给敌人致命的打击,核潜艇的研制对我国国防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与到如此绝密的工作任务,就跟签了生死契一样,必须在这里干一辈子,隐姓埋名,即便犯了错误,也得留在这里干杂活。

给予黄旭华最大支持的莫过于他的妻子了,他的妻子照顾好家里,对黄旭华的工作也不多问,给他转备好他穿的衣物、用品,邮寄到北京,默默无闻的支持,给予黄旭华最大的动力



左起:核潜艇总体建造厂副厂长王道桐、黄旭华、北海舰队副参谋长王守仁、总师办主任吴庭国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那时候核潜艇对我们而言就是一张白纸,谁也没见过核潜艇的真面目,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面临巨大的技术难题。

我们曾向苏联求助,但是被狠狠拒绝了。就冲赫鲁晓夫那句“中国想造核潜艇简直是异想天开”,我们也绝不能低头,不能让人看扁。



领导人一句“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给了研制团队莫大的鼓舞,黄旭华带领同事,从海量的杂志、资料里摸索其中的皮毛,这种机密性的文字又怎么会明目张胆出现在杂志呢,犹如大海捞针,从海量零碎的资料中寻求突破,瓶颈很难突破。

恰在瓶颈时刻,有人从国外带回来2个“华盛顿号”核潜艇的玩具模型,惊奇的是,大家从海量资料中摸索出来的核潜艇的初步模型,跟玩具很像,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个核潜艇玩具模型对我国核潜艇的研制起了重要的作用。

1962年妻子李世英调到北京工作,黄旭华终于与妻女团聚。

经历3年困难时期,国家立马着手再次启动核潜艇的研制。

1966年,黄旭华带着妻子和女儿,还有很多同事来到辽宁葫芦岛,在这里开始了核潜艇的实验研制。经过几年的攻坚克难,日夜的研究,1970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不孝之子

30年的隐姓埋名,黄旭华觉得对不起父母,这么多年没有跟家里联系,没有见父母一面。

1988年,中国核潜艇水下火箭发射实验成功,上海《文汇月刊》报道了黄旭华的相关事迹,全文没有黄旭华的全名,为了保密,以黄总工程师这样的称呼。



黄旭华也觉得是时候让父母知道了,于是将杂志寄给了母亲,将此篇文章那一页折起来。

那时候黄旭华母亲已经90多岁高龄,多年来以为自己生了个不孝之子,30年来杳无音讯,就连父亲去世他都没有出现,兄弟姐妹对他的误会颇深。



母亲看到儿子寄来的杂志,泪流满面,她的儿子从来不是不孝子,她的儿子这么多年干着惊天动地,令人骄傲的事业,母亲召集兄弟姐妹,说清楚了之前的误会。



黄旭华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老三,家族世代从医,在当地口碑颇好。

黄旭华回到汕尾老家,跪在母亲面前,母子俩人痛哭流涕,有国才有家,母亲理解他的做法,是工作保密的需要。

黄旭华跪在父亲的坟头,相信父亲也能原谅他。

“我可以站在父亲的坟头告诉他,我来看你了,我相信你也会选择原谅我”

晚年的黄旭华生活简朴,住在单位的宿舍楼里,热心公益,给母校捐款。



黄旭华与妻子

结语

黄旭华先生的的事迹令人动容,令人泪目。

黄旭华的一生,是科学追求与国家责任的完美结合。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中国核潜艇的辉煌成就,为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尊严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事迹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不是那些只会夸夸其谈、追求名利的人,而是那些默默奉献、勇于担当、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人。



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我们不禁为黄旭华先生的伟大事迹所感动。他的一生,是科学追求与国家责任的完美结合,是忠诚与牺牲的深刻体现。愿这篇文章能够激发更多人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让我们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