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惊了全国上下,更让无数科研工作者和爱国人士深感悲痛。黄旭华院士的一生,是无声却充满力量的一生,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中国核潜艇事业的辉煌。
黄旭华,这位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伟大科学家,出生于广东汕尾,祖籍广东揭阳。他自幼勤奋好学,立志报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树立了科学报国的远大理想,并在地下党组织的引导和培养下,加入了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进步学生社团“山茶社”,积极宣传进步思想。1949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启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生涯。
黄旭华院士的一生,是与核潜艇事业紧密相连的一生。1958年,因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技术精湛,他被秘召进京,从此隐姓埋名、默默耕耘,30年“人间蒸发”,将满腔热血和智慧付诸中国核潜艇事业。他与第一代核潜艇研制人员一道白手起家、潜心钻研,攻坚克难、砥砺奋进,铸就了深海利剑,实现了毛主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誓言。
作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不仅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更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常说:“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这句话不仅是他一生的写照,更是他对祖国和核潜艇事业无限忠诚的誓言。
黄旭华院士的一生,是成就卓著、熠熠生辉的一生。他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称号、“十大海洋人物”、“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称号、“中国好人榜”上榜人物、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全国道德模范、共和国勋章、最美奋斗者称号以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殊荣。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中国核潜艇事业的赞扬。
然而,黄旭华院士却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他始终认为党和国家给予自己的表彰奖励是对中国核潜艇事业的肯定和鼓励,自己只是广大核潜艇科研工作者中的一员。他时刻关心国家科技事业、核潜艇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先后向科研、科普、教育机构捐献自己的奖金逾2000万元。其中,他捐资1100万元设立的“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激励着一大批科研工作者继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
黄旭华院士的一生,是勤俭朴实、甘于奉献的一生。他用自己无声、无悔、无畏、无私的一生,忠实践行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誓言。他的离去,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巨大损失,更是国家和人民的巨大悲痛。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他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黄旭华院士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永存。让我们铭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铭记他为中国核潜艇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铭记他那颗永远属于祖国和核潜艇事业的赤子之心。愿黄旭华院士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