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引援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在白宫对记者表示,希望乌克兰向美国提供稀土矿物质,以此作为获得美国援助的一种方式。事实上,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就俄乌冲突问题对乌克兰提出条件和要求。上周末,美国的乌克兰和俄罗斯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还曾表示, “美国希望乌克兰能在年底前举行选举”。路透社称,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所说的“稀土”是指代所有类型的关键矿物质还是单指稀土。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上周在节目中直言,“乌克兰冲突的一切都与金钱有关”,特朗普将“达成协议”,让乌克兰用稀土资源偿还美国的“冲突投资”。“这场冲突是关于金钱的。人们很少谈论它。但你知道,全欧洲稀土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乌克兰。”格雷厄姆11月20日在美国福克斯新闻的一档节目中告诉主持人肖恩·汉尼提(Sean Hannity),乌克兰准备与美国交易,而不是俄罗斯人,“因此确保俄罗斯不会接管这个地方符合我们的利益”。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作为和平进程的一部分,“乌克兰领导层的合法化”是必要的,泽连斯基的总统权力在法律上已经结束。另外,佩斯科夫当天就克里姆林宫是否考虑由华盛顿、布鲁塞尔、基辅和莫斯科举行会谈的问题表示,这种讨论为时过早。此前,泽连斯基提出了上述建议。美国“政治新闻网”报道称,美俄在选举问题上口径一致,加剧了乌克兰国内的担忧,乌方担心俄罗斯总统普京会借如何结束俄乌冲突,挑拨美乌对抗。
特朗普(资料图)
乌克兰不仅是全球粮仓——是一个巨大的小麦和其他农产品供应国,这个国家还拥有丰富的稀土和关键矿物资源。诸如锂、镓和钕等元素对于生产包括电动车电池、太阳能板和尖端军事硬件在内的广泛技术至关重要。因此,美国等国家越来越重视它们。特朗普周一发表的评论,正值乌克兰及其欧洲邻国焦急地等待他的计划以结束俄乌冲突的时候。尽管总统提供了有关如何实现和平的细节很少,美国以1750亿美元的援助成为乌克兰最大的捐赠者。
现在特朗普催着乌克兰送出矿产资源,其实暴露了两点:第一,特朗普的胃口永远填不满。事实上,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就赚得盆满钵满,在军工领域,1年就创下3000亿美元数据,北约盟国的援乌资金,也基本都变成了美军工企业的订单。第二,特朗普现在对乌克兰咄咄逼人,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真实目的是想要获得乌克兰的自然资源,来赢得与中国的贸易战。
土地(资料)
我国进一步加大对稀土资源的出口限制,宣布对铟、钼、钨、铋、碲等五种战略关键物资和两用物项实施出口限制措施。本次稀土禁令堪称全方位、无死角限制,不仅涉及碲化镉、磷化铟、钨镍铁合金、仲钨酸铵、三对乙氧基苯基铋、碲化镉汞、氧化钨等30种关键金属化合物、金属加工制品。还涵盖了相关关键金属材料的冶金、加工和生产工艺、基础材料和核心冶炼、选矿以及开采设备,从根源上掐断了美国获取稀土制品的可能性。
铟、钼、钨、铋、碲,这五种战略物资可谓美国的“命门”。这些稀有金属是现代军事技术、芯片产业、航空航天、通讯设备等领域的核心材料。它们的独特作用无可替代,是保证美国军事力量和高科技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微波通讯、光纤通讯,到航天发动机、电子元件,再到夜视仪、红外导弹等军事装备的制造,铟、钼、钨、铋和碲无一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泽连斯基(资料图)
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管制上述物项的出口,将确保我国能够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如果加上去年12月份发布的那份管制公告,那么中国就几乎实现了对所有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物项的出口管制,这无疑也是向美国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那就是中国手中有“大小王”。而中国的这一举动,美国显然是读懂了。特朗普在上任之后先是瞄准了格陵兰岛以及它上面的稀土矿,之后又在2月3日将目光转向了乌克兰。
长期以来,我国的稀土出口存在着价格被低估、利润微薄的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控和行业规范,稀土出口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导致我国稀土在国际市场上未能获得应有的价值。限制出口可以促使国内稀土产业进行整合和优化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稀土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实现稀土资源的经济价值最大化。
特朗普(资料图)
实际上,美国智库的这份报告,可以说非常贴近目前全球稀土行业现实情况。虽然美国因为大国博弈,开始重新拾起稀土产业,但其实我们在最近几十年也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布局。比如,自2005年开始,我国就全面开始禁止了稀土原矿的出口,仅出口加工制成品,自2007年开始对出口进行指令性规划,2010年则继续降低稀土制成品出口配额,大幅提高出口关税。
中国对美国的反制制裁是“精准打击、多维联动、攻守兼备”的策略。我们的打击面比较广,一方面是告诉美国,如果美国方面以一意孤行,那么我们是有能力和美国“鱼死网破”的。而另一方面,中国制裁金额相对较少,其实是留有余地的,我们依然希望把美国重新拉回谈判桌,像贸易战1.0时代那样谈判,双方做出相互让步。因为只有这样,对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来说,只有这样,才是最好的结果。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大国博弈的本质已从单纯的实力对抗,升级为战略耐力的比拼。中国正通过制度化的出口管制体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规则优势,这或许将成为改写全球产业链话语权格局的关键转折。正如芯片制造离不开极紫外光刻机,现代军工同样绕不开中国的战略金属储备,这种深层次的相互依存,正在重塑21世纪的地缘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