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2月4日,一向对华强硬的冯德莱恩忽然改变了态度,变得“言辞软化”,甚至表示双方可以加大合作。

对于欧盟的“让步”,仅仅不到24小时,中国就发去了一则重要通知,不仅令欧盟始料不及更展现了中国的“强硬”。



尽管冯德莱恩在去年的欧洲议会大会上,再次“欣喜”的连任了欧盟委员会主席,但接下来的一系列事情还是足够让她“头疼”

先是拜登退选哈里斯接棒带来“不确定性”,接着特朗普胜选更给冯德莱恩带来“不安全感”。

这一切都似乎意味着美欧之间涉及合作与经济等一系列问题的“高光时刻”逐步成为过去,其中尤以经贸问题最让冯德莱恩难受。

按照冯德莱恩的规划,她的第二任期核心目标是提升欧洲竞争力,

为此今年1月底欧委会还发布了一份《竞争力指南》,直指未来欧盟施政的“三大支柱”,即缩小创新差距、推动脱碳、提高安全性。

目标固然不错,但想要推动就需要大量的钱,资金从哪里来就成了大问题,毕竟两大外部“资金通路”欧盟都有可能走不太通。



对于冯德莱恩来说,第一条通路无疑就是美国。近4年来在拜登政府的“撮合”下,美欧可以说重回“蜜月期”,双边年贸易额达到了1.5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美欧双边的“人员交融”也十分密切。根据冯德莱恩的说法来看,欧企至少在美国雇佣了超过350万的员工,为美国就业做出不小贡献,可以说双方利益攸关。

不过自从特朗普上任后,一向保持“孤立主义”的他可是不管这一说法,直接扬起关税武器一顿“乱杀”。

先有特朗普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宣布加征关税,紧随其后特朗普也三番五次的对欧盟进行威胁,宣称“数万亿美元”就是对于欧盟“不听话”的惩罚。

那么冯德莱恩要怎么办?无非根据美欧如今现状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一是内部,一是外部。



于内,5日有外媒披露冯德莱恩很可能将会动用《反胁迫工具法案》,以对美国硅谷采取报复性措施的方法来应对美欧“可能”出现的争端。

这一法案不仅可以新增或提高关税,还能撤销或剥夺知识产权与商业权,甚至是直接限制美国金融的一些准入活动。

不过归根结底这也仅仅是“应对措施”,并不能解决当下欧盟“缺金少银”的近渴问题,所以冯德莱恩很可能还要采用“远交近攻”策略。

只不过中国作为欧盟的又一“资金通路”却早早在近年来冯德莱恩的强硬态度下,被消耗掉不少可能性。

从冯德莱恩多次宣传要保护欧洲市场,从而污蔑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再到“无中生有”创造出中欧电动汽车关税摩擦,都很可能让中国不愿意对欧“伸出援手”。



怎么办?作为欧洲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冯德莱恩必须转变态度。

在美国宣布对华加征关税后,本月2日欧委员会率先“预热”对华态度的转变,称欧盟对于美国关税举措表示遗憾,因为这会造成经济混乱并对各方都有害。

随后冯德莱恩就“端上正餐”,2月4日在“欧盟大使会议”上她直接发表了涉华内容讲话。

冯德莱恩表示值此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欧盟必须要重新平衡对华关系,甚至是找到对中国的建设性接触空间,并就此达成协议与扩大贸易。

为此冯德莱恩还列出了不少具体数据来进行说明,如中国对欧贡献了超过20%的进口额,同时中国还是世界经济巨头。



其实结合欧盟发展目标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不管在科技创新方面,还是低碳绿色发展方面,中国确实是未来欧洲无法摆脱的重要伙伴。

像在脱碳方面,中国已经提前实现了很多“原计划”2030年才能达到的目标,如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近18%,森林储蓄量也接近200亿立方米。

还有近来火热的DeepSeek不仅站在了AI领域前沿,更是引发全球轰动甚至是美、澳、韩等国接连发出“禁令”。

谁是未来?早已不言而喻。不过时下对欧盟来说重点还是在于中国的回应,而中国的两项回应举措也确实有些“耐人寻味”。

针对冯德莱恩的“软化”不足24小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日直接做出了回应,称中方很重视对欧关系,也希望欧盟能成为值得信任的伙伴。



所谓希望成为就意味着还没成为,很显然欧洲曾经的对华作为我们并未忘记,况且就去年正式生效的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仍在进行中。

所以我国自然也希望欧盟能够做出一些实质性举措,而不仅是口头说说,为此中方又对欧发出一项通知。

2月6日,我国外交部证实了原驻法大使卢沙野如今已经接替吴红波成为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

简言之接下来欧洲国家和欧盟机构对华磋商就要通过卢沙野大使来进行了,这项任命中据分析解读还潜藏了一种“中国态度”。

因为卢沙野大使早在过往的履历中,就依靠据事实说话的态度,被美西方认为是中国的“强硬派”。



像是去年卢沙野就明确表示过,“中国不能够再像过去那样韬光养晦”,并且也曾多番以主动的姿态捍卫国家利益。

可以说中国确实如所说一般重视中欧关系,不过这些都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欧洲需要摆脱“高高在上”的态度,并通过实际作为成为中国信任的伙伴后,才可以真正合作。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冯德莱恩:欧盟将做好与美国艰难谈判的准备》

澎湃新闻《特朗普四处挥舞“关税大棒”,欧盟反击计划祭出“反胁迫工具”瞄准硅谷》

新华社《欧盟对美国向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关税表示遗憾》

环球网《冯德莱恩谈欧中关系,对华表态“明显语气缓和”?》

新京报《中欧合作理当有更广阔前景|新京报社论》

澎湃新闻《外交部:卢沙野大使任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